濡需附勢幾崩奔,獨抱離騷細討論
出自宋代洪咨夔《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
濡需附勢幾崩奔,獨抱離騷細討論。
萬事只憑方寸去,剛風元不隔天關(guān)。
注釋參考
濡需
茍安一時?!肚f子·徐無鬼》:“濡需者,豕蝨是也。擇疏鬣自以為廣宮大囿;奎蹏曲隈,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煙火,而己與豕俱焦也?!?陸德明 釋文:“濡音儒,又音如,安也。需音須。濡需,謂偷安須臾之頃?!?/p>
附勢
阿附權(quán)勢。《書·仲虺之誥》:“簡賢附勢,寔繁有徒?!?孔 傳:“賢而無勢則略之,不賢有勢則附之?!?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公所賞鑒,抵附勢之流?!?魯迅 《集外集·我來說“持中”的真相》:“前者是無主意,不盲從,不附勢,或者別有獨特的見解。”
崩奔
(1).水流沖激堤岸而奔涌?!段倪x·謝靈運<入彭蠡湖口詩>》:“洲島驟迴合,圻岸屢崩奔。” 呂向 注:“水激其岸,崩頽奔波也?!?唐 李白 《大鵬賦》:“五岳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宋 黃庭堅 《阻風銅陵》詩:“洪波崩奔去,天地無限隔?!?/p>
(2).奔波;奔馳。 唐 杜甫 《閬州東樓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詩:“高賢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仇兆鰲 注:“山下墮曰崩,水急流曰奔。此比行役之匆遽。” 宋 范成大 《賀樂丈先生南郭新居》詩:“崩奔風濤里,得此巢龜荷?!?元 王逢 《題馬洲書院》詩:“郊麟初隱遁,野兕遂崩奔。” 明 唐順之 《雙壽圖歌》:“千年神物照魑魅,滿山精怪爭崩奔?!?/p>
離騷
(1).遭遇憂患?!妒酚洝でZ生列傳》:“離騷者,猶離憂也…… 屈平 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類對》:“ 劉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長子,賢而能文。 建中jing{1-1}國 間,丞相追復(fù), 斯立 以啟謝諸公云:‘晚歲離騷,旋招魂於異域;平生精爽,猶見夢於故人。’”
(2).離別的愁思。語本《楚辭·離騷》 漢 王逸 注:“離,別也;騷,愁也;經(jīng),徑也。言己放逐離別,中心愁思,猶陳直徑,以風諫君也?!?唐 岑參 《送趙侍御歸上都》詩:“帝城誰不戀,回望動離騷。” 宋 方岳 《齊天樂·和楚客賦蘆》詞:“天豈無情,離騷點點送歸客?!?/p>
(3).牢騷。《北史·儒林傳論》:“ 孝籍 徒離騷其文,尚何救也?!?宋 蘇轍 《次韻子瞻見寄》:“ 賈生 作傳無封事, 屈平 憂世多離騷?!?/p>
(4).文體之一種。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詩體上》:“風雅頌既亡,一變而為離騷,再變而為 西漢 五言,三變而為歌行雜體,四變而為 沉 宋 律詩?!?/p>
(5).泛指詞賦、詩文。 清 杭世駿 《<東城雜記>序》:“斯誠離騷之博徒,藝苑之別子矣。”
(6).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彈離騷》:“一曲《離騷》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國恩 《楚辭概論·楚辭的名稱》:“﹝《離騷》﹞這個名詞的解釋,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離憂,也不是遭憂和別愁,更不是明擾,乃是 楚 國當時一種曲名。按《大招》云:‘ 楚 《勞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勞商’與‘離騷’為雙聲字,古音‘勞’在‘宵’部,‘商’在‘陽’部,‘離’在‘歌’部,‘騷’在‘幽’部。‘宵’‘歌’、‘陽’‘幽’,并以旁紐通轉(zhuǎn),故‘勞’即‘離’,‘商’即‘騷’,然則‘勞商’與‘離騷’,原來是一物而異其名罷了。‘離騷’之為 楚 曲,猶后世‘齊驅(qū)’‘吳趨’之類。 王逸 不知‘勞商’即‘離騷’之轉(zhuǎn)音,故以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鮮卑’與《招魂》的‘犀比’是一件東西一樣?!?/p>
討論
討論 (tǎolùn) 就某事相互表明見解或論證 discuss;talk over 內(nèi)閣召開了緊急會議討論法律草案洪咨夔名句,次李參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絕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