鹢舟金碧照溪沙,帆上風(fēng)吹五兩斜
出自宋代曾鞏《送陳郎中還京兼過九江新宅》:
鹢舟金碧照溪沙,帆上風(fēng)吹五兩斜。
罷郡紫泥催向闕,過江紅旆引還家。
因?qū)⑴f社人攜酒,應(yīng)喜新林樹見花。
莫作山齋久留意,中臺虛位有清華。
注釋參考
鹢舟
船頭畫有鹢鳥圖像的船;亦泛指船。《晉書·張協(xié)傳》:“乘鷁舟兮為水嬉,臨芳洲兮拔靈芝?!?唐 李商隱 《南潭上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詩:“鷁舟縈遠岸,魚鑰啟重關(guān)。”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偕計》:“況因 麟 紱 兩兒觀光上國,故此鷁舟千里,衝浪 長江 。”
碧照
碧綠閃爍的波光。 唐 孟郊 《游枋口》詩之一:“ 太行 青巔高, 枋口 碧照浮?!?/p>
上風(fēng)
上風(fēng) (shàngfēng) 風(fēng)吹來的那一方 windward 在上風(fēng)方向噴灑農(nóng)藥 比喻優(yōu)勢或有利地位 advantage;superior 占了上風(fēng)五兩
(1).謂兩只配成一雙?!对姟R風(fēng)·南山》:“葛屨五兩,冠緌雙止。” 朱熹 集傳:“兩,二履也?!?王夫之 稗疏:“按此‘五’字當(dāng)與伍通,行列也。言陳履者,必以兩為一列也。乃與冠緌必雙,男女有匹之義合?!?/p>
(2).猶言五匹。《周禮·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賈公彥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為一兩?!薄抖Y記·雜記下》:“納幣一束,束五兩?!?鄭玄 注:“納幣謂昏禮納徵也。十個為束,貴成數(shù)。兩兩者合其卷,是謂五兩……今謂之匹?!?/p>
(3).五兵技巧?!秴问洗呵铩ず嗊x》:“ 晉文公 造五兩之士五乘,鋭卒千人。” 高誘 注:“兩,技也,五技之人。” 陳奇猷 校釋引 金其源 曰:“五兩即五技,亦即五兵。士謂勇士。五兩之士,謂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
(4).代稱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 章炳麟 《封建考》:“夫 晉 之五兩, 吳 之多力、利趾, 越 之習(xí)流, 魏 之武卒, 秦 之鋭士,雖出征調(diào),猶選練中程?!?/p>
(5).亦作“ 五緉 ”。古代的測風(fēng)器。雞毛五兩或八兩系于高竿頂上,籍以觀測風(fēng)向、風(fēng)力?!段倪x·郭璞<江賦>》:“覘五兩之動靜?!?李善 注:“兵書曰:‘凡候風(fēng)法,以雞羽重八兩,建五丈旗,取羽繫其巔,立軍營中?!?許慎 《淮南子》注曰:‘綄,候風(fēng)也, 楚 人謂之五兩也。’” 唐 獨孤及 《下弋陽江舟中代書寄斐侍御》詩:“東風(fēng)滿帆來,五兩如弓弦。” 宋 賀鑄 《木蘭花》詞:“朝來著眼沙頭認,五兩竿搖風(fēng)色順?!?明 張四維 《雙烈記·虜循》:“被他火箭飛來緊。我船五緉見火就著?!?/p>
曾鞏名句,送陳郎中還京兼過九江新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