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庭草》:
冉冉朝雨霽,欣欣禽哺雛。
鮮鮮中庭草,往色日已敷。
童子惡其蕃。
謁我盡掃除。
我為再三擷,愛之不能鋤。
人生群動中,一氣本不殊。
奈何欲自私,害彼安其軀。
況我麋塵性,得此亦可娛。
延蔓藩籬間,常若田野居。
亭亭濯露曉,偃偃披風(fēng)余。
所嗜乃若此,我生合樵漁。
注釋參考
亭亭
亭亭 (tíngtíng) 高聳直立的樣子 erect;upright 亭亭凈植。——宋· 周敦頤《愛蓮說》 亭亭獨(dú)立?!鳌?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亭亭如蓋。——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gracefull露曉
有露的早晨。 唐 許渾 《曉發(fā)鄞江北渡寄崔韓二先輩》詩:“露曉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偃偃
(1).彎曲貌。 宋 范仲淹 《泰州張侯祠堂頌》:“盤盤偃偃,百里而遠(yuǎn),云矗不散,山亙不斷?!?明 徐渭 《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fù)起燒竹照之八十韻》:“壓取剛條俱偃偃,試尋勁草但萋萋?!?/p>
(2).輕拂貌。 宋 姜夔 《越九歌·王禹吳調(diào)》:“王旆返,風(fēng)偃偃,山鳥呼,觚棱晚?!?/p>
披風(fēng)
披風(fēng) (pīfēng) 穿在其他衣服之上的無袖的寬松外衣。亦稱“斗篷” mantissa;cloak張耒名句,庭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