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葛郯《滿江紅》
卷盡珠簾,楚天迥、闌干幾曲。最好是、瑤臺歸路,月翻銀屋。深院數(shù)枰風(fēng)入座,高樓一噴云橫玉。看橘林、霜淺未全黃,猶懸綠。悠然意,淵明菊。真如指,國師竹。者是非識破,都無榮辱。不管浮生如蝶夢,從教萬事添蛇足。坐西崑、一笑八千秋,蟠桃熟。
注釋參考
是非
是非 (shìfēi)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right and wrong 是非問題 口舌;糾紛 discord 搬弄是非 評論;褒貶 appraise 不屑隨人是非識破
識破 (shípò) 看穿;看破 penetrate;see through;recognize 識破他的偽裝,并揭發(fā)他的真面目都無
倘無,若無。 宋 辛棄疾 《鷓鴣天·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送之》詞:“晚歲躬耕不怨貧,隻雞斗酒聚比隣。都無 晉 宋 之間事,自是 羲皇 以上人?!?鄧廣銘 箋注:“‘都無’當作‘倘無’解。 陶淵明 生於 東晉 末年,卒於 劉宋 初年。其時內(nèi)多篡弒之禍,而北方則先后分處於 十六國 統(tǒng)治下……故 稼軒 作此設(shè)詞,以為若無 晉 宋 之間事,則彼自是 羲皇 上人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