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六朝襟帶地,孤城四水鼓鼙中
出自宋代朱繼芳《次韻李黃州淮偉觀》:
檻前卷箔見晴峰,夏口武昌西復東。
三國六朝襟帶地,孤城四水鼓鼙中。
女墻夜送淮山月,老樹秋生夢澤風。
君作此堂心萬里,應憐世上少英雄。
注釋參考
三國
三國 (Sān-Guó) 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公元222—280) the Three Kingdoms-Wei, Shu Han and Wu -which divided China from A.D. 222—280六朝
六朝 (Liù-Cháo) the Six Dynasties 六個朝代 合稱中國歷史上均以建康(南京)為都的吳、東晉、宋、齊、梁和陳 南北朝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六朝法典襟帶
(1).衣襟和腰帶?!逗鬂h書·蔡邕傳》:“ 邕 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 邕 自非寒暑節(jié)變,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p>
(2).謂山川屏障環(huán)繞,如襟似帶。比喻險要的地理形勢。 漢 張衡 《東京賦》:“茍民志之不諒,何云巖險與襟帶?!?唐 楊炯 《后周青州刺史齊貞公宇文公神道碑》:“ 三秦 六輔之奧區(qū),五岳四瀆之襟帶。” 清 侯方域 《定鼎說》:“聞之正位居體者,以中夏為喉舌,不以關陲為襟帶也。”
(3).比喻切于實用,不可暫離之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夫《爾雅》者, 孔 徒之所纂,而《詩》《書》之襟帶也?!?唐 柳宗元 《送豆盧膺秀才南游序》:“吾愿子以《詩》《禮》為冠屨,以《春秋》為襟帶,以圖史為佩服,瑯乎璆璜衝牙之響發(fā)焉。”
(4).比喻貼近之處。 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余少長 大梁 ,豢養(yǎng)於保抱之手,即 淮 泗 之間,近在襟帶,未嘗眼見身到?!?清 唐甄 《潛書·非文》:“古之善言者,根於心,矢於口,徵於事,博於典,書於策簡,采色焜燿。以此言道,道在襟帶;以此述功,功在耳目?!?/p>
(5).拱衛(wèi);控制?!段簳と纬峭踉苽鳌罚骸皶r四中郎將兵數(shù)寡弱,不足以襟帶京師?!?唐 顏真卿 《謝荊南節(jié)度使表》:“竊以 荊南 巨鎮(zhèn), 江 漢 上游,右控 巴 蜀 ,左聯(lián) 吳 越 ,南通五嶺,北走上都,寇賊雖平,襟帶尤切?!?清 薛福成 《籌洋芻議·藩邦》:“至如 朝鮮 襟帶海表,屏障中原,無 朝鮮 則 遼水 東西皆將受警?!?郭沫若 《南京印象》六:“高聳在山頭的一座城堡式的建筑,襟帶雙江,俯瞰全市。”
(6).代稱防衛(wèi)或監(jiān)察之事。 漢 蔡邕 《故太尉喬公廟碑》:“ 循王 悝 , 桓帝 同產(chǎn),以懷逆謀,黜封 癭陶王 。以公長於襟帶,拜 鉅鹿 太守。 悝 畏怖明憲,檢于靜息?!?/p>
孤城
(1).孤立無援的城。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然 即墨 大夫以孤城獨守,六年不下?!?晉 潘岳 《馬汧督誄》:“ 敦 固守孤城,獨當羣寇,以少御眾,載離寒暑?!薄杜f唐書·忠義傳下·張巡》:“城將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強寇,保守孤城。臣雖為鬼,誓與賊為厲,以答明恩?!?明 湯顯祖 《牡丹亭·折寇》:“嘆孤城此日,危如卵纍?!?茅盾 《子夜》十四:“打仗的事神妙不可測;有時一道防線,一個孤城能支持半年六個月?!?/p>
(2).邊遠的孤立城寨或城鎮(zhèn)。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四:“ 青海 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 玉門關 ?!?唐 王之渙 《涼州詞》之一:“ 黃河 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宋 陸游 《過廣陵吊張才叔諫議》詩:“春風疋馬過孤城,欲弔先賢淚已傾。” mao{1~1}澤{1*1}東 《臨江仙》詞:“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p>
鼓鼙
亦作“ 鼓鞞 ”。1.古代軍中常用的樂器。指大鼓和小鼓?!抖Y記·樂記》:“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薄杜f唐書·郭子儀傳》:“ 子儀 遣六軍兵馬使 張知節(jié) 、 烏崇福 、羽林軍使 長孫全緒 等將兵萬人為前鋒,營於 韓公堆 ,盛張旗幟,鼓鞞震山谷。” 清 惲敬 《答伊揚州書》之二:“是猶毀鼎彝而鑄刀劍,舍琴瑟而聽鼓鼙?!?/p>
(2).借指征戰(zhàn)?!稌x書·牽秀傳》:“自謂居司直之任,當能激濁揚清;處鼓鞞之間,必建將帥之勛?!?唐 劉長卿 《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詩:“萬里辭家事鼓鼙, 金陵 驛路 楚 云西?!?清 吳偉業(yè) 《避亂》詩:“為客貪蝦菜,逢人厭鼓鼙?!?/p>
朱繼芳名句,次韻李黃州淮偉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