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獬《答吳伯固》:
伯固讀我詩,掉頭吟不休。
明日踵我門,作詩還相投。
初讀頗怪駭,如錄萬鬼囚。
筆墨又勁絕,涌紙花光流。
想其揮掃時,天匠無雕鎪。
倒下百篋珠,滑走不可收。
嗟余文字拙,瑕颣多瘡疣。
乃如丑老婦,見此明鏡羞。
美言反見誦,倫擬非其儔。
扶樹腐木茂,使之凌昆丘。
又欲唱其宮,使我商以謳。
相搏如風雷,直與郊愈侔。
子趨則甚易,於我寧得不。
力敵氣遂作,聲應律乃酬。
譬如楚漢翁,畫地爭鴻溝。
我才非子對,何足當戈矛。
幸子時見過,高吟消百憂。
注釋參考
應律
(1).應合樂律?!冻o·九歌·東君》:“應律兮合節(jié),靈之來兮蔽日?!?唐 呂純 《憶江南》詩:“萬蕊初生將比類,黃鐘應律始歸家。” 明 劉基 《圣人出》詩:“八風應律《九歌》奏,圓方交格神靈輳?!?/p>
(2).應合歷象。 明 唐順之 《請皇太子受朝疏》:“及茲正陽履端之辰,蒼龍應律之候,羣臣詣 奉天殿 朝賀禮成,即詣 文華殿 朝賀皇太子?!?/p>
鄭獬名句,答吳伯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