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感時》:
厚地產(chǎn)桑谷,為民衣食資。
井田取什一,公私兩俱宜。
今者異古昔,苛征常倍蓰。
倍蓰猶未厭,泛索仍無時。
官因字民設(shè),胡為反害之。
盡以應上求,民病莫能支。
織者恒苦寒,耕者恒苦饑。
空村絕雞犬,敗屋多流離。
白叟與我言,其言乃如斯。
老夫為悲吟,聞者當致思。
注釋參考
倍蓰
亦作“ 倍屣 ”。亦作“ 倍徙 ”。謂數(shù)倍。倍,一倍;蓰,五倍。《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蛳啾遁蛳嗍舶?,或相千萬?!?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條例》:“遠方有倍蓰之輸,中都有半價之鬻。”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四部正訛中》:“要之策士浮談,視丹書敬義之規(guī),何啻倍屣?!?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齊天大圣》:“后輦貨而歸,其利倍蓰?!?王闿運 《羅季子誄》:“ 龔生 之夭,倍徙君年。”
泛索
亦作“泛索”。古代宮中供帝王所用的點心。非定時所進,故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立秋》:“中貴戚里,取索供賣。內(nèi)中泛索,金合絡繹?!?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大內(nèi)》:“非時取喚,謂之泛索?!?宋 周密 《武林舊事·乾淳奉親》:“上過 德壽宮 起居,太上留坐 冷泉堂 進泛索訖,至石橋亭子上看古梅。”
無時
(1).不定時,隨時?!秲x禮·既夕禮》:“哭晝夜無時。” 鄭玄 注:“哀至則哭,非必朝夕。” 唐 杜甫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火云無時出,飛電常在目?!?明 沉德符 《野獲編·河漕·賈魯河改道》:“今屢濬屢塞,而 黃河 又衝決無時,侵逼益甚?!?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二:“于時,我更起居‘無時’,不是游息的‘無時’,而是勞作的‘無時’?!?/p>
(2).不知何時。 漢 劉向 《九嘆·憂苦》:“山脩遠其遼遼兮,涂漫漫其無時?!?/p>
(3).沒有一刻;無有一時。《漢書·王莽傳上》:“晨夜屑屑,寒暑勤勤,無時休息,孳孳不已者,凡以為天下厚 劉氏 也。” 唐 岑參 《送鄭堪歸東京氾水別業(yè)》詩:“因悲宦游子,終歲無時閒?!薄叮及嘣娺x>自序》:“在他的所有的作品中,無時不在閃耀著形象思維的光輝?!?/p>
(4).不逢時會。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哀吊》:“或有志而無時,或美才以兼累,追而慰之,并名為弔。”
釋文珦名句,感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