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jīng)必斂衽,求師欣執(zhí)鞭
出自宋代孔武仲《遣百朋赴太學補試》:
冉冉浪相逐,江湖今十年。
念使從遠學,家貧乏鞍韉。
一官來京都,環(huán)堵當西阡。
學省咫尺近,彷佛聞誦弦。
暫當辭家庭,裘馬去翩翩。
英豪多出此,切琢期勉旃。
昔我遠方來,算里近五千。
清燈耿殘月,積雪堆窮年。
對經(jīng)必斂衽,求師欣執(zhí)鞭。
絢藻頗不乏,屢貢多士先。
所愿克堂構(gòu),使我安食眠。
爾祖最爾愛,置膝自撫憐。
追恨不及見,淚下如涌泉。
注釋參考
斂衽
(1) [check one's clothes]∶整理衣襟,表示恭敬
(2) [(of woman) show one's respect by tidying up one's dress and sleeves;curtsy]∶指婦女行禮
女斂衽作答
詳細解釋亦作“ 斂袵 ”。1.整飭衣襟,表示恭敬。《戰(zhàn)國策·楚策一》:“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漢 桓寬 《鹽鐵論·非鞅》:“諸侯斂袵,西面而嚮風?!?晉 陶潛 《勸農(nóng)》詩:“敢不斂衽,敬讚德美?” 宋 葉適 《李仲舉墓志銘》:“ 深之 少余二歲,余從童子戲, 深之 儼然端默,余慙,為棄戲斂袵?!?明 方孝孺 《深慮論四》:“當七國之時, 周 雖已衰,使有賢主,如 宣王 者復出,赫然奮發(fā),舉 文 武 之遺典而修明之,諸侯有不斂衽而朝者乎?!?/p>
(2). 元 以后亦指女子的拜禮。 明 高廉 《玉簪記·假宿》:“我把秋波偷轉(zhuǎn)屏后邊,何處客臨軒,斂衽且相見。”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田荔裳》:“女已入內(nèi),嚮生斂袵作禮。” 魯迅 《彷徨·高老夫子》:“賢良女學校校長 何萬淑 斂衽謹訂?!眳㈤?清 趙翼 《陔馀叢考·斂衽》、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十。
執(zhí)鞭
執(zhí)鞭 (zhíbiān) 手拿鞭子 hold the whip 舉鞭為人駕車,表示景仰追隨 act as a coach driver for someone 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史記·管晏列傳贊》 執(zhí)鞭隨鐙 指從事教學或教練工作 teach孔武仲名句,遣百朋赴太學補試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