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九重有命,晉侯錫馬,三公論道,鼎足承君
出自宋代劉仙倫《沁園春(壽共大卿恕齊治易)》:
周易一書,更三圣人,深切著明。
凡變通動(dòng)靜,有形有象,盈虛消息,時(shí)止時(shí)行。
天相名卿,日探妙趣,往古來今無兩心。
褰帷暇,手韋編不置,聊以娛情。
如今祝壽殷勤。
請(qǐng)得以推評(píng)理致新。
看九重有命,晉侯錫馬,三公論道,鼎足承君。
同厥震男,拔乎泰茹,玉筍班中聯(lián)步什。
賢奮建,定豐亨豫大,揚(yáng)夬王庭。
注釋參考
九重
(1).九層;九道?!冻o·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韓詩外傳》卷八:“ 齊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與之上九重之臺(tái)。” 三國 魏 曹植 《當(dāng)墻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陳,君門以九重,道遠(yuǎn) 河 無津。”
(2).泛指多層。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九重圍里往來,直似攛梭;萬隊(duì)營中上下,渾如走馬?!?/p>
(3).指天門;天?!稑犯娂そ紡R歌辭一·漢郊祀歌一》:“九重開,靈之?dāng)?,垂惠恩,鴻祜休?!?唐 李白 《西岳云臺(tái)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戶, 丹丘 談天與天語。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 蓬萊 復(fù)西歸?!本﹦ 顿F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廣寒宮 ?!?/p>
(4).指宮門。 漢 趙壹 《刺世疾邪賦》:“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絶險(xiǎn)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p>
(5).指宮禁,朝廷。 唐 盧綸 《秋夜即事》詩:“九重深鎖禁城秋,月過南宮漸映樓?!?/p>
(6).指帝王。 唐 李邕 《賀章仇兼瓊克捷表》:“遵奉九重,決勝千里?!?明 無名氏 《金雀記·作賦》:“明朝入禁中,奏聞九重。”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人觚》:“先是, 寶 ( 法寶 )出奔時(shí),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p>
(7).指皇位?!抖鼗颓釉~·酒泉子》:“隊(duì)隊(duì)雄軍驚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宮,祇擬奪九重?!?/p>
有命
(1).天命。有,助詞?!对姟ご笱拧ご竺鳌罚骸疤毂O(jiān)在下,有命既集?!?晉 陸云 《大將軍宴會(huì)被命作詩》:“有命再集,皇輿凱歸?!?/p>
(2).天命所歸之人。古代稱天子。《書·伊訓(xùn)》:“于其子孫弗率,皇天降災(zāi),假手于我有命。” 孔穎達(dá) 疏:“天不能自誅于 桀 ,故借手于我有命之人,謂 成湯 也?!薄稌は逃幸坏隆罚骸盎侍觳槐?,監(jiān)于萬方,啟迪有命。” 孔 傳:“有天命者開道之。”
(3).由命運(yùn)主宰?!墩撜Z·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善尚不蒙福,為邪欲以何望?”
三公
(1).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周 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稌ぶ芄佟罚骸傲⑻珟煛⑻?、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币徽f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序》。
(2).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西漢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為三公, 東漢 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見《通典·職官一》。
(3).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唐 宋 沿 東漢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但已非實(shí)職。
(4).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榮銜。見《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5).星名?!妒酚洝ぬ旃贂罚骸爸袑m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張守節(jié) 正義:“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變出陰陽,主佐機(jī)務(wù)?!薄稌x書·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diào)七政,和陰陽之官也。”
論道
(1).謀慮治國的政令?!吨芏Y·考工記序》:“或坐而論道?!?鄭玄 注:“論道,謂謀慮治國之政令也?!薄冻o·離騷》:“ 湯 禹 儼而祗敬兮, 周 論道而莫差?!?宋 王安石 《論館職札子》:“以為王者之職,在於論道,而不在於任事?!?/p>
(2).議論、闡明道理?!盾髯印ふ罚骸肮?,知者論道而已矣?!?唐 王維 《河南嚴(yán)尹弟見宿弊廬訪別人賦十韻》:“上客能論道,吾生學(xué)養(yǎng)蒙。” 梁啟超 《論中國學(xué)術(shù)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jié):“皆絶似村嫗謾駡口吻,毫無士君子從容論道之風(fēng)?!?/p>
鼎足
鼎足 (dǐngzú) 鼎的腿,鼎有三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形勢 three legs of a tripod-three rival powers 如此則荊、 吳之勢強(qiáng),鼎足之形成矣。——《資治通鑒》劉仙倫名句,沁園春(壽共大卿恕齊治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象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