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王冕《有感》:
春風(fēng)花開洛陽縣,此處與子初相見。
亂離相去五十秋,我□星星子皺面。
莫言今日重凄涼,且說當(dāng)年與華宴。
細(xì)腰皓齒供奉歡,金鼎玉盤羞美饌。
尊前貴客覓大書,左右從官催進(jìn)絹。
一時豪放無檢束,人立下風(fēng)爭健羨。
而今此興竟蕭條,但長見江凈如練。
寒煙蓑草蓬萊宮,冷月凄風(fēng)廣寒殿。
喚鷹羌郎聲似雷,騎馬小兒眼如電。
總艁無知癡呆子,也逞虛威拈弓箭。
老儒有識何以為?空指云山論文獻(xiàn)。
君不聞一從趙高作丞相,吾道凋零如襪線。
注釋參考
老儒
舊謂年老的學(xué)人。 晉 摯虞 《答杜預(yù)書》:“變制通理,垂典將來,何必附之于古,欽以舊義,使老儒致爭哉!” 唐 牟融 《寄周韶州》詩:“十年學(xué)道困窮廬,空有長才重老儒。”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一:“ 嘉興 人 聞人茂德 ,名 滋 ,老儒也。”
有識
(1).有見識。 漢 劉向 《說苑·善說》:“夫以 秦 楚 之強(qiáng)而報讎於弱 薛 ,譬之猶摩蕭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識之士無不為足下寒心酸鼻者。”《后漢書·皇后紀(jì)下·靈思何皇后》:“時有識之士心獨怪之,后遂因 何氏 傾沒 漢 祚焉?!?元 孔齊 《至正直記·防微杜漸》:“有識之男子,必當(dāng)絶之于始,慎勿使婦人姑息,傷大義也?!?郭沫若 《羽書集·忠告日本政治家》:“壯年入貴族院,曾銳意于貴族院之改革, 日本 的有識者都以為這位貴公子是相當(dāng)有為。”
(2).指有見識的人。《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夫陛下以一人之譽(yù)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闚陛下也?!薄逗鬂h書·伏湛傳》:“微過斥退,久不復(fù)用,有識所惜,儒士痛心?!?/p>
(3).指成年或能曉事之年?!段倪x·張華<答何劭>詩之二》:“自予及有識,志不在功名?!?呂延濟(jì) 注:“有識,自三十成立之后?!?明 沉德符 《野獲編·戶部·勸農(nóng)》:“然余初有識時,尚見勸農(nóng)舊扁于府署之門?!?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傳略》:“及 夫之 有識而侍兄,先於 敞 者十餘年, 敞 所未及知而 夫之 知之?!?/p>
(4).佛教語。猶有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誦經(jīng)·釋法宗》:“ 釋法宗 , 臨海 人。少好游獵,嘗於 剡 遇射孕鹿,墮胎。鹿母御箭,猶就地舐子。 宗 乃悔悟,知貪生愛子是有識所同。於是摧弓折矢出家業(yè)道。”參見“ 有情 ”。
何以
何以 (héyǐ) 用什么 how 何以教我 為什么 why 何以出爾反爾云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吳均 《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詩:“云山離晻曖,花霧共依霏?!?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云起 太華山 ,云山共明滅?!?宋 蘇舜欽 《無錫惠山寺》詩:“云山相照翠會合,殿閣對起涼參差?!?/p>
(2).高聳入云之山。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萬里兮歸路遐,疾風(fēng)千里兮揚塵沙?!?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詩:“西塞云山遠(yuǎn),東風(fēng)道路長?!?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又得數(shù)詩……又一首曰:‘咫尺樓窗夜見燈,云山似阻幾千層?!?/p>
(3).遠(yuǎn)離塵世的地方。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 南朝 梁 江淹 《蕭被侍中敦勸表》:“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許由 ?!?胡之驥 注:“ 阮嗣宗 《勸晉王牋》曰:‘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 唐 元稹 《修龜山魚池示眾僧》詩:“云山莫厭看經(jīng)坐,便是浮生得道時?!?元 劉因 《贈狂道士》詩:“得意云山是處過,逢人對酒即高歌?!?/p>
論文
論文 (lùnwén) 討論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 thesis;treatise;dissertation;article;commentary 學(xué)術(shù)論文王冕名句,有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帕魯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