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西齋秋感二十首》:
蛇鼠必夜出,鴟鸮以暗鳴。
有時亦不然,白晝或縱橫。
風俗昔忠厚,文物當承平。
一夫負微惹,不逃清議評。
古道□□喪,時危驚亂兵。
奸黠逞所為,氣驕貨寶盈。
一有指與譏,禍患可立生。
儒士菜色面,仰天但吞聲。
注釋參考
儒士
儒士 (rúshì) 儒生;孔子信徒;學者,讀書人 Confucian scholar菜色
菜色 (càisè) 因主要用菜充饑而營養(yǎng)不良的臉色 sallow and emaciated look;famishedlook仰天
仰天 (yǎngtiān) 仰面向天 look up at sky 仰天大笑吞聲
[dare not cry out;gulp down one's sobs] 不敢出聲,特指哭泣不敢出聲
詳細解釋(1).不出聲;不說話。 漢 馬融 《長笛賦》:“于時也, 緜駒 吞聲, 伯牙 毀絃。”《后漢書·宦者傳·曹節(jié)》:“羣公卿士,杜口吞聲,莫敢有言?!?唐 劉禹錫 《謝門下武相公啟》:“吞聲咋舌,顯白無路?!?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三折:“一個個都吞聲兒就牢獄?!?劉半農(nóng) 《恥辱的門》詩:“我呢?我除吞聲承受外,那空氣,你的上帝所造的空氣,還肯替我的呻吟,顫動出一半個低微的聲浪么?”
(2).無聲地悲泣。 唐 杜甫 《哀江頭》詩:“ 少陵 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 曲江 曲?!?宋 賀鑄 《憶秦娥》詞:“王孫何許音塵絶,柔桑陌上吞聲別。”《三國演義》第三回:“帝與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飢餒,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覺,吞聲草莽之中?!?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是四種人……怙勢作威,足使人敲髓灑膏,吞聲泣血?!?/p>
方回名句,西齋秋感二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