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處權(quán)《召伯祠》:
我行出陜右,來升召公堂。
嘆公不可作,祗令吾道傷。
優(yōu)哉聽訟日,斯民歌樂康。
善教被南國,美蔭余甘棠。
惟公與周公,左右相成王。
孰知二公心,千載惟蒼蒼。
人不學(xué)二南,其蔽猶面墻。
先圣垂此言,下士其可忘。
太史述世家,源深者流長。
公澤亦至今,風(fēng)烈殊未央。
再拜仰公像,冠佩猶煌煌。
徘徊不能去,淚落征衣裳。
注釋參考
聽訟
聽訟 (tīngsòng) 聽理訴訟;審案 preside at lawsuit;hearing;try a case;administer justice民歌
民歌 (míngē) 起源于或流傳于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老百姓中間并成為他們獨(dú)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 ballad;folk song樂康
安樂。《楚辭·九歌·東皇太一》:“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漢 傅毅 《舞賦》:“騰觚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樂康?!?五代 齊己 《荊州新秋病起雜題·病起見王化》詩:“四野歌豐稔,千門唱樂康?!?明 陳子龍 《贈吳次尾》詩:“鉤陳煌煌正四方,我與汝曹俱樂康?!?/p>
李處權(quán)名句,召伯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