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出自唐代錢起《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
不醉百花酒,傷心千里歸。
獨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
出處離心盡,榮枯會面稀。
預(yù)愁芳草色,一徑入衡闈。
注釋參考
和氏
(1). 楚 人 卞和 (又稱 和氏 )得玉璞于 楚 山中,奉而獻(xiàn)之 厲王 和 武王 。使玉工辨認(rèn)之,均曰:“石也。”以誑欺罪,被刖去兩足。后又獻(xiàn)之 楚文王 ,使玉工理之,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后以“和氏”指識才之士。 晉 葛洪 《抱樸子·塞難》:“夫見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 和氏 而后識焉?!?/p>
(2).指懷才不遇之人。 唐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省》詩:“莫將 和氏 淚,滴著 老萊 衣。”
(3).借指美玉。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漢 揚雄 《甘泉賦》:“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眳⒁姟?和氏璧 ”。
即 和氏 。《呂氏春秋·異寶》:“以 龢氏 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薄稘h書·敘傳上》:“賓又不聞 龢氏 之璧韞於 荊 石, 隨侯 之珠藏於蜯蛤虖?”參見“ 和氏 ”。
舊山
(1).故鄉(xiāng);故居?!段倪x·謝靈運<過始寧墅>詩》:“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呂延濟 注:“謂枉曲船帆,來過舊居?!?唐 高適 《封丘作》詩:“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且遲迴?!?唐 賈島 《寄宋州田中丞》詩:“舊山期已久,門掩數(shù)畦蔬?!?/p>
(2).舊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終制》:“先君先夫人皆未還 建鄴 舊山,旅葬 江陵 東郭。”按,《漢書·地理志下》“非獨為奉山園”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黃圖》謂陵冢為山?!?/p>
錢起名句,落第,劉拾遺相送東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