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 劉勰《文心雕龍·熔裁》:
摘自《文心雕龍·熔裁》
解釋:文章中有可以刪削的句子,足見其粗琉;文章中沒有一個可以削減的字,才知道其精密。
原文摘要:
枝也;同辭重句,文之肬贅也。凡思緒初發(fā),辭采苦雜,心非權(quán)衡,勢必輕重。是以草創(chuàng)鴻筆,先標三準∶履端于始,則設情以位體;舉正于中,則酌事以取類;歸馀于終,則撮辭以舉要。然后舒華布實,獻替節(jié)文,繩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圓合,條貫統(tǒng)序。若術(shù)不素定,而委心逐辭,異端叢至,駢贅必多。故三準既定,次討字句。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精論要語,極略之體;游心竄句,極繁之體。謂繁與略,適分所好。引而申之,則兩句敷為一章,約以貫之,則一章刪成兩句。思贍者善敷,才核者善刪。善刪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辭殊而義顯。字刪而意缺,則短乏而非核;辭敷而言重,則蕪穢而非贍。昔謝艾、王濟,西河文士,張駿以為“艾繁而不可刪,濟略而不可益”。若二子者,可
注釋參考
足見
足見 (zújiàn) 可以看出,不難想見 it serves to show;one can well perceive;it shows that 他的發(fā)言內(nèi)容豐富,足見他是作了認真準備的不得
不得 (bùdé) 用在動詞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may not;be not allowed 吾不得而見之矣?!濉ぴ丁饵S生借書說》劉勰名句,文心雕龍·熔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