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每多暇,時謁山僧門
出自唐代李頎《無盡上人東林禪居》:
草堂每多暇,時謁山僧門。
所對但群木,終朝無一言。
。
我心愛流水,此地臨清源。
含吐山上日,蔽虧松外村。
。
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
禪戶積朝雪,花龕來暮猿。
。
顧余守耕稼,十載隱田園。
蘿筱慰舂汲,巖潭恣討論。
。
泄云豈知限,至道莫探元。
且愿啟關鎖,于焉微尚存。
注釋參考
草堂
草堂 (cǎotáng) 草廬。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thatched cottage僧門
(1).猶佛家。 唐 張又新 《新東林寺建碑記》:“予僧門一士也,一杖一屣,足以歷岨嶮;一鉢一衲,足以了朝夕?!?/p>
(2).寺門。 明 王思任 《留別山僧》詩:“猶是僧門月下敲,更添潮響落云梢?!?/p>
李頎名句,無盡上人東林禪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