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羅隱《寄三衢孫員外》:
小敷文伯見何時,南望三衢渴復饑。
天子未能崇典誥,諸生徒欲戀旌旗。
風高綠野苗千頃,露冷平樓酒滿卮。
盡是數旬陪奉處,使君爭肯不相思。
注釋參考
天子
天子 (tiānzǐ) 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emperor,the son of God 歸來見天子?!稑犯娂つ咎m詩》 天子坐明堂。典誥
(1).《尚書》中《堯典》、《湯誥》等篇的并稱。亦泛指經書典籍?!稘h書·王莽傳中》:“各策命以其職,如典誥之文?!?唐 劉知幾 《史通·論贊》:“ 孟堅 辭惟溫雅,理多愜當。其尤美者,有典誥之風,翩翩奕奕,良可詠也。”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迨已極其暴厲恣睢之能事,猶恐力有弗逮,則又文之以古昔之典誥,夸之以神武之聲威?!?/p>
(2).指典章詔令一類文字?!度龂尽侵尽ね蹀A覈等傳論》:“ 華覈 文賦之才,有過於 曜 ,而典誥不及也。” 南朝 梁 沉約 《修定樂書疏》:“《檀弓》殘雜,又非方幅典誥之書也。”
(3).指草擬詔令的官職。 宋 蘇軾 《張文定公墓志銘》:“近者,代言之臣未嘗副吾意;若使居典誥之任,亦國華也?!?/p>
生徒
(1).學生;門徒。《后漢書·馬融傳》:“﹝ 融 ﹞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宋 歐陽修 《舉留胡瑗管勾太學狀》:“然臣等竊見國家自置太學十數年間,生徒日盛,常至三四百人?!?金 元好問 《<十七史蒙求>序》:“教授生徒,必使知己之所知,能己之所能?!?郭沫若 《盲腸炎·一個偉大的教訓》:“我自己對于經濟的智識,原不過是一個初等小學的生徒,我的見解當然是不能作數?!?/p>
(2). 唐 代科舉取士制度之一?!缎绿茣みx舉志上》:“取士之科,多因 隋 舊,然其大要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xiāng)貢;皆升于有司而進退之……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焉?!?/p>
旌旗
旌旗 (jīngqí) 旗幟 banners and flags 旌旗裂?!顿Y治通鑒·唐紀》 上建旌旗?!顿Y治通鑒》 鐘鼓旌旗?!巍?蘇軾《教戰(zhàn)守》 遍地旌旗?!稄V東軍務記》 旌旗蔽日羅隱名句,寄三衢孫員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