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貧乏常產(chǎn),晚有屋數(shù)椽
出自宋代姜特立《適齋先生續(xù)樂天達哉行因繼其后詩雖不工聊抒》:
樂天吾所敬,掛冠方一年。
家事能幾何,處置有后先。
始賣南坊園,次賣東郭田。
末乃貨其廬,緡錢可三千。
不為子孫計,冀可了目前。
嗚呼古之人,未易相比肩。
顏子附郭外,不聞鬻其阡。
淵明松菊逕,仲蔚蓬萊間。
闕一尚不可,而況盡棄捐。
先生果何心,達者未必然。
適齋堅主人,歸臥甬水邊。
家中無留貿(mào),饑食困即眠。
不可學(xué)其可,已省區(qū)中緣。
嗟哉我何人,愛慕此二賢。
素貧乏常產(chǎn),晚有屋數(shù)椽。
圣君不忍棄,未許車高懸。
月散官中粟,不蓄棒余錢。
性復(fù)喜賓客,日日羅槃筵。
萬事不掛眼,尚為詩所纏。
山上列花木,山下疏清泉。
終日自逍遙,濠上樂亦全。
起予者誰歟,三誦達哉篇。
注釋參考
貧乏
貧乏 (pínfá) 貧窮,窮困;枯竭 poor;short;lacking 貧乏不能自存?!稇?zhàn)國策·齊策》 資源貧乏 生活經(jīng)驗貧乏 貧乏的想象力常產(chǎn)
(1).恒產(chǎn),固定的產(chǎn)業(yè)。 漢 焦贛 《易林·大有之震》:“安居重遷,不去其亶,未來相聞,樂得常產(chǎn)?!?宋 王安石 《王逢原墓志銘》:“蓋無常產(chǎn)而有常心者,古之所謂士也。”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十一:“ 煇 頃侍鉅公,語及常產(chǎn),公云:‘人生不可無田,有則仕宦出處自如,可以行志,不仕則仰事俯育,麤了伏臘,不致喪失氣節(jié)。’”《宋史·食貨志上五》:“役人必用鄉(xiāng)戶,為其有常產(chǎn)則自重?!?/p>
(2).固定的物產(chǎn)。 晉 皇甫謐 《<三都賦>序》:“若夫土有常產(chǎn),俗有舊風(fēng),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姜特立名句,適齋先生續(xù)樂天達哉行因繼其后詩雖不工聊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