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辱佳章仍墜刺,寧無累句代通名
出自宋代邵雍《和北京王郎中見訪留詩》:
車從賞春來北京,耿君先期已馳情。
此時殞霜奈何重,今歲花開徒有聲。
既辱佳章仍墜刺,寧無累句代通名。
天之材美應(yīng)自惜,料得不為時虛生。
注釋參考
無累
(1).不牽累;沒有牽累。《左傳·隱公十一年》:“相時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宋 王安石 《到家》詩:“身閒自覺貧無累,命在誰論進有材?!?/p>
(2).無所掛礙。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風(fēng)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故以智通無累,神測未形。” 宋 何薳 《春渚紀聞·有道之器》:“以無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宮商蹔離,不可得已?!?/p>
通名
(1) [tell one's name]∶告訴別人自己的姓名
來者先請通名
(2) [general name]∶慣用的稱呼
詳細解釋(1).古代稱戶籍?!渡叹龝泼瘛罚骸懊裆蠠o通名,下無田宅?!?宋 梅堯臣 《送少卿知宣州》詩:“州民還最喜,門下舊通名?!?/p>
(2).通報姓名?!稘h書·雋不疑傳》“﹝ 不疑 ﹞襃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 唐 顏師古 注:“上謁,若今通名也。” 宋 蘇舜欽 《舟至崔橋士人張生抱琴攜酒見訪》詩:“有士不相識,通名叩余舟。” 錢鍾書 《圍城》六:“通名之后, 方鴻漸 倒窘起來?!?/p>
(3).總稱。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一:“三首俱爛,不可識別,乃分其湯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p>
(4).通用的名稱。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露布》:“然則露版古今通名也?!?清 何琇 《樵香小記·晉乘》:“蓋‘春秋’為記事之通名,乘則一國之專名?!?/p>
邵雍名句,和北京王郎中見訪留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貓咪搗蛋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