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瀛洲連步者,相蘄忠孝報君恩
出自宋代趙與辟《賀南谷兄與男孫同科》:
暮年驥足聘青云,更喜文星耀一門。
觀榜同登父與子,策名重見祖和孫。
偶然盛事酬先志,賸有奇芳在后昆。
我亦瀛洲連步者,相蘄忠孝報君恩。
注釋參考
瀛洲
亦作“ 瀛州 ”。1.傳說中的仙山?!读凶印珕枴罚骸?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jì)》:“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萊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唐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驼?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游學(xué)》:“ 瀛洲 同泛濟(jì)川船,伊吾共仗屠龍劍?!?/p>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獄中贈鄒容》詩:“ 鄒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魯迅 《集外集·<題三義塔>詩》:“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 瀛洲 ?!?/p>
(3). 唐太宗 為網(wǎng)羅人才,設(shè)置文學(xué)館,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xué)士,輪流宿于館中,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典籍。又命 閻立本 畫像, 褚亮 作贊,題名字爵里,號“十八學(xué)士”。時人慕之,謂“登瀛洲”。事見《新唐書·褚亮傳》。后來的詩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獲得殊榮,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歸思》詩之二:“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提筆直 瀛州 ?!?明 沉鯨 《雙珠記·廷對及第》:“朝登 瀛洲 ,暮賜蓮炬?!?清 陳夢雷 《楊椒山先生祠》詩:“釁開馬市英魂恨,廟煥 瀛洲 俎豆香?!眳⒁姟?登瀛洲 ”。
連步
(1).行走時,后腳邁到和前腳相齊的位置,再邁前腳向前進(jìn)。《禮記·曲禮上》:“拾級聚足,連步以上?!?鄭玄 注:“連步,謂足相隨不相過也。”
(2).接踵,前后相承?!妒斑z記·周靈王》附 南朝 梁 蕭綺 錄:“ 孟子 云:‘千年一圣,謂之連步?!?齊治平 校注:“此語不見今《孟子》七篇中……繼踵即連步也?!?/p>
(3).猶快步。 唐 劉商 《題禪居廢寺》詩:“凋殘精舍至,連步訪緇衣?!?明 王玉峰 《焚香記·登程》:“ 王兄 ,且暫住馬,連步忙追驥尾,好同行竝轡論交。” 清 林則徐 《輿人行》:“陵危反試騰踔力,連步不聞喘息聲?!?/p>
(4).并走;同行。 南朝 梁武帝 《贈逸民詩》:“乘輿攜手,連步同游?!?唐 張籍 《同將作韋二少監(jiān)贈水部李郎中》詩:“憶得當(dāng)時亦連步,如今獨在讀書堂?!?唐 姚合 《寄華州李中丞》詩:“省署嘗連步,江皋欲獨耕。”
忠孝
忠于君國,孝于父母?!缎⒔?jīng)·開宗明義》“終於立身” 漢 鄭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揚名榮親,故曰終於立身也?!薄稏|觀漢記·北海敬王劉睦傳》:“大王忠孝慈仁,敬賢樂士。” 唐 韓愈 《潮州請置鄉(xiāng)校牒》:“人吏目不識鄉(xiāng)飲酒之禮,或未嘗聞《鹿鳴》之歌,忠孝之行不勸,亦縣之恥也。”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風(fēng)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恥道喪。”
趙與辟名句,賀南谷兄與男孫同科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完美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