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洋《和沈子美梅詩》:
一氣如權(quán)衡,俯仰在緹室。
鼓行橐籥間,草木俱應(yīng)律。
物物各有長,輩行皆屈膝。
誰能長百花,寒梅最先密。
自此啟端兆,次乃排等秩。
微者或易傷,大者或不實。
剪除困陵暴,糞掃如撲抶。
駢開類爭妍,粉敗若老佚。
采擷既紛紛,棄置腹郁郁。
大抵爭春花,柔弱忌寒冽。
方知歲前梅,義勇過箭疾。
有如比紅兒,觀者亦呵叱。
有如當(dāng)皺玉,卻欲數(shù)梨橘。
又如奏金石,秋蟲并啁唧。
又如持豨苓,便擬簉芝術(shù)。
又如折玉堂,光耀映蓬蓽。
以此難著語,老眼徒屢熨。
前賢有題韻,靈還不容乞。
欲寫文君容,相如口猶吃。
反章自清絕,報聘我戰(zhàn)栗。
昨者得君詩,冬景當(dāng)暖日。
猝然遇強敵,不戰(zhàn)勢已屈。
堂堂既難當(dāng),惴惴良自失。
花前嫫姆陋,篆外青黃質(zhì)。
魯肅思一鳴,展禽恐三黜。
舊積已經(jīng)年,佳情諒難窒。
勉力駕疲鈍,著鞭追俊逸。
我于掌武公,蹤跡亦舊物。
差戶固百千,及門或六七。
嘉謨傳四海,吾君能細(xì)述。
馀事付丙丁,詞傾須甲乙。
始信直道功,子孫定逢吉。
門戶毀未艾,青史當(dāng)屢筆。
我思薦一言,君其試無忽。
藻身須英華,造道在經(jīng)術(shù)。
學(xué)博貴守約,美南或矯拂。
古者亦有言,愚慮千得一。
川流子方興,絕潢我易畢。
晴昊插繁華,人今好顏色。
注釋參考
勉力
(1) [take efforts;do one's utmost;exert oneself to the utmost]∶盡力,努力
勉力為之
(2) [encourage]∶勸勉;鼓勵
勉力農(nóng)桑
詳細(xì)解釋(1).盡力;努力?!豆茏印ば蝿荨罚骸肮食幻懔?wù)進(jìn),夕無見功?!薄稘h書·王尊傳》:“太守以今日至府,愿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孫道人尸解》:“我今年九十歲矣,久寓此土,荷郡人周旋,暫當(dāng)小別,各勉力事善?!?臧克家 《京華練筆三十年》:“我自覺力有不逮,但勉力為之?!?/p>
(2).勸勉,鼓勵?!妒酚洝な捪鄧兰摇罚骸跋鄧鵀樯显谲?,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軍,如 陳豨 時?!?/p>
疲鈍
謂非常疲乏?!稌x書·苻堅載記下》:“精兵若獸,利器如霜,而衄於烏合疲鈍之賊。”《新唐書·西域傳上·高昌》:“度磧疲鈍,以逸待勞,臥收其弊耳。” 宋 曾鞏 《襄州謝到任表》:“今者獲就安閒,少休疲鈍。”
著鞭
(1).鞭打;用鞭子趕。《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權(quán) 乘駿馬越 津橋 得去”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權(quán) 乘駿馬上 津橋 …… 谷利 在馬后,使 權(quán) 持鞍緩控, 利 於后著鞭,以助馬勢,遂得超度?!?清 曹寅 《九月七日蒙陰曉發(fā)》詩:“天色微沾雨,林香緩著鞭?!?/p>
(2).《晉書·劉琨傳》:“與 范陽 祖逖 為友,聞 逖 被用,與親故書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祖生 先吾著鞭?!豹q言著手進(jìn)行,開始做。后常用以勉人努力進(jìn)取。 唐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xiàn)詩敘事》:“時輩已爭先,吾兄未著鞭?!?宋 陸游 《書事》詩之三:“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無人快著鞭?!?/p>
(1).鞭打;用鞭子趕。 金 元好問 《榆社硤口村早發(fā)》詩:“瘦馬長途懶著鞭,客懷牢落五更天?!?/p>
(2).猶言著手進(jìn)行,開始做。 元 耶律楚材 《屏山居士<鳴道集說>序》:“昔予嘗見《鳴道集》,甚不平之,欲為書糾其蕪謬而未暇,豈意 屏山 先我著鞭,遂為序?!?/p>
(3).常用以勉人努力進(jìn)取。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這是條qing{1*1}云{1-1}路,早著鞭,不似那納粟求官的資格淺?!?/p>
俊逸
俊逸 (jùnyì) 英俊灑脫,超群拔俗;優(yōu)美瀟灑 pretty and easy, unusual 神態(tài)俊逸 才思俊逸王洋名句,和沈子美梅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