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白樸《永遇樂》
一片西湖,四時煙景,誰暇游遍。紅袖津樓,青旗柳市,幾處簾爭卷。六橋相望,蘭橈不斷,十里水晶宮殿。夕陽下、笙歌人散,唱徹采菱新怨。金明老眼,華胥春夢,腸斷故都池苑。和靖祠前,蘇公堤上,謾把梅花捻。青衫盡耐,蒙蒙雨濕,更著小蠻針線。覺平生、扁舟歸興,此中不
注釋參考
金明
(1).見“ 金明池 ”。
(2).如金之光明。 前蜀 杜光庭 《戶部張相公修遷拔明真齋詞》:“三籙定金明之典,功被人天?!?元 師嚴 《庚午三月五日朱尚書席上醉歌》:“妙舞清歌如有神,翠爛金明各回首。”
老眼
(1).老年人的眼睛。 宋 張元干 《菩薩蠻》詞:“老眼見花時,惜花心未衰。” 茅盾 《子夜》十六:“這老太婆疲倦得再也不能動了??墒撬]睡著,她睜大了血紅的老眼,虛空地看著?!?/p>
(2).老年人的眼力。指視力所及,亦指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 唐 杜甫 《聞惠二過東溪特一送》詩:“皇天無老眼,空谷滯斯人。”《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這所謂文有定評了,可見我這雙老眼還不盲?!?/p>
華胥
(1).人名。傳說是 伏羲氏 的母親。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瓠子河》:“ 瓠河 又左逕 雷澤 北,其澤藪在 大成陽縣 故城西北十餘里,昔 華胥 履大跡處也?!?唐 司馬貞 《補<史記·三皇本紀>》:“ 太皥 庖犧氏 ……母曰 華胥 ,履大人跡於 雷澤 ,而生 庖犧 於 成紀 ?!?庖犧 ,即 伏羲 。
(2).《列子·黃帝》:“﹝ 黃帝 ﹞晝寢,而夢游於 華胥氏 之國。 華胥氏 之國在 弇州 之西, 臺州 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 黃帝 既寤,怡然自得。”后用以指理想的安樂和平之境,或作夢境的代稱。 宋 王安石 《書定林院窗》詩之一:“竹鷄呼我出 華胥 ,起滅篝燈擁燎爐。” 清 黃遵憲 《寄懷左子興領事》詩:“十載勛名輔英簜,一家安樂寄 華胥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四處都是愁城?何處是 華胥 國境?幾次想,仰我三尺長劍,令我魂兒飛升!”
春夢
春夢 (chūnmèng) 春夜的夢。比喻轉(zhuǎn)瞬即逝的好景,也比喻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 spring dream;something that is illusionary and transient 細絲搖柳凝曉空,吳王臺榭春夢中?!?羅隱《江南行》腸斷
腸斷 (chángduàn) 喻非常悲痛 very grieved故都
故都 (gùdū) 以前的國都 former capital;ancient capital 國無人莫我知兮,不何懷乎故都?!冻o·屈原·離騷》池苑
池苑 (chíyuàn) 有池水林木的地方 there are pond and woods at a place 歸來池苑皆依舊。——唐· 白居易《長恨歌》白樸名句,永遇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