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許古《行香子》
秋入鳴皋。爽氣飄蕭。掛衣冠、初脫塵勞。窗間巖岫,看盡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細(xì)數(shù)間來,幾處村醪。醉模糊、信手揮毫。等閑陶寫,問甚風(fēng)騷。樂因循,能潦倒,也消搖。
注釋參考
巖岫
(1).山洞?!端貑枴ちo(jì)大論》:“松吟高山,虎嘯巖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陁國下》:“石室西南隅有巖岫, 印度 謂之 阿素洛宮 也?!?/p>
(2).峰巒。 唐 戴叔倫 《聽霜鐘》詩:“髣髴煙嵐隔,依稀巖岫重?!贬?,一本作“ 嶠 ”。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 新安郡 黃山 有三十六峯,與 池陽 接境,在郡西,巖岫秀麗可愛,仙翁釋子多隱其中,圖經(jīng)不著其名。”
昏朝
(1).猶朝夕。亦指短時間。 明 俞安期 《望潮》詩:“紛紛靈異變昏朝,陰火隨波遠(yuǎn)自飄?!?清 洪昇 《長生殿·絮閣》:“愛清幽西閤,暫息昏朝?!?/p>
(2).指時光,光陰?!栋籽┻z音·南詞·讀書未就》:“我要去買賣經(jīng)營學(xué)肩挑,到街坊,賺些錢合鈔,將將就就與你度昏朝?!薄对偕墶返诙兀骸拔医o爾,好衣好食度昏朝?!?/p>
許古名句,行香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