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庸須警策,賴子發(fā)其箝
出自宋代歐陽修《讀梅氏詩有感示徐生》:
子美忽已死,圣俞舍吾南。
嗟吾譬馳車,而失左右驂。
勍敵嘗壓壘,羸兵當戒嚴。
凡人貴勉強,惰逸易安恬。
吾既苦多病,交朋復凋殲。
篇章久不作,意思如膠粘。
良田失持耕,草莽廢鋤芟。
美井不日汲,何由發(fā)濤甘。
偶開梅氏篇,不覺日掛檐。
乃知文字樂,愈久益無厭。
吾嘗哀世人,聲利競爭貪。
哇咬聾兩耳,死不享韶咸。
而幸知此樂,又常深討探。
今官得閑散,舍此欲奚耽。
頑庸須警策,賴子發(fā)其箝。
注釋參考
警策
(1).謂以鞭策馬。 三國 魏 曹植 《應詔》詩:“僕夫警策,平路是由?!?/p>
(2).引申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奮。 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之二:“若今所委付果已得人,尤宜曉夕用心,事事警策,件件理會。” 謝覺哉 《不惑集·學習常談》:“因而時常要把這些教訓來警策自己。”
(3).形容文句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人。亦指精煉扼要而含義深切動人的文句?!段倪x·陸機<文賦>》:“文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李善 注:“以文喻馬,言馬因警策而彌駿,以喻文資片言而益明也。駕之法,以策駕乘,今以一言之好,最於眾辭,若驅(qū)馳,故云‘警策’。”《宋史·隱逸傳上·魏野》:“ 野 為詩精苦,有 唐 人風格,多警策句?!?孫犁 《澹定集·讀一篇散文》:“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碑》第一句‘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有名的警策之句。”
賴子
俗稱刁鉆撒潑、橫蠻無恥的人?!缎挛宕贰つ掀绞兰摇じ邚恼d》:“俚俗語謂奪攘茍得無媿恥者為賴子,猶言無賴也?!?元 無名氏 《謝金吾》第二折:“都是這兩賴子調(diào)度的軍馬?!?/p>
歐陽修名句,讀梅氏詩有感示徐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