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向平時念后艱,榱題百尺忽如山
出自宋代陳傅良《落成王朝奉廟以薄恙不獲預(yù)謝謝劉宰并諸鄉(xiāng)丈》:
卻向平時念后艱,榱題百尺忽如山。
誰將西上逢人問,令尹何如此一班。
注釋參考
平時
平時 (píngshí) 通常的普通的時候(區(qū)別于特定的或非常時候) at ordinary times 指平常時期(區(qū)別于非常時期,如戰(zhàn)時、戒嚴(yán)時) in time of peace后艱
猶后患。《詩·大雅·鳧鹥》:“公尸燕飲,無有后艱?!?鄭玄 箋:“艱,難也。” 唐 楊炯 《酅國公墓志銘》:“卜其宅兆,俾無后艱,述其家風(fēng),謂之不朽。” 唐 韓愈 《剝啄行》:“今去不勇,其如后艱?!?/p>
榱題
亦作“ 榱提 ”。屋椽的端頭。通常伸出屋檐,因通稱出檐?!睹献印けM心下》:“堂高數(shù)仞,榱題數(shù)尺?!?趙岐 注:“榱題,屋霤也。” 焦循 正義:“榱之抵檐處為榱題。其下覆以瓦,雨自此下溜,故為霤……自瓦言之為霤,自椽言之為榱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作《孝經(jīng)》,死於 魯 ” 張守節(jié) 正義引《韓詩外傳》:“堂高九仞,榱提三尺。”按,今本《韓詩外傳》卷七作“榱題三圍”。 宋 葉適 《祭潘叔度文》:“側(cè)躬容膝於榱題廣屋之下,垢衣惡食於文繡膏粱之地?!?清 王韜 《倡建澳門鏡湖醫(yī)院序》:“於是榱題高下,製可從心?!?/p>
百尺
(1).十丈。喻高、長或深。 漢 枚乘 《七發(fā)》:“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晉 左思 《詠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薄段倪x·鮑照<苦熱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李善 注:“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宋 蘇軾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
(2).桅桿。《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fēng),揭百尺,維長綃,掛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p>
陳傅良名句,落成王朝奉廟以薄恙不獲預(yù)謝謝劉宰并諸鄉(xiāng)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