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消鄙吝心自喜,追計(jì)存沒涕亦潸
出自宋代張耒《贈(zèng)張嘉甫》:
浮舟大江里三千,歸握先隴清淮壖。
杜門古寺厭岑寂,夢(mèng)寐清潁如家山。
汝陰昔謬稱刺史,自愧何術(shù)蘇恫瘝。
平生為吏甘賤拙,敢作蟊賊傷民田。
未憂懷磚擊之去,乃欲筑室買一廛。
簞瓢三畝易辦耳,寄聲父老不汝干。
長淮清冬龍蜃螫,放舟出郭天宇寬。
浮梁橫前裊可纜,金塔卻立儼莫攀。
髯張幼好此奇服,白璧刻佩鳴玦環(huán)。
抱持微學(xué)不忍棄,清明竹林遭削刪。
三年江湖友魑魅,一日寶府觀玙璠。
漸消鄙吝心自喜,追計(jì)存沒涕亦潸。
尋山把酒豈易得,客路霰雪衣裘單。
塵??上磻n可豁,待君一酌玻璃泉。
注釋參考
鄙吝
亦作“ 鄙恡 ”。1.形容心胸狹窄。 唐 高適 《苦雨寄房四昆季》詩:“擕手流風(fēng)在,開襟鄙吝祛?!?清 李漁 《意中緣·借兵》:“不知幾時(shí)同來湖上,把臂談心,消我近來的鄙吝也呵。” 清 馮班 《鈍吟雜錄·遺言》:“夫山水之文,使人蕭遠(yuǎn)無鄙恡?!?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半夏小集》:“令人看了神旺,消去鄙吝的心?!?/p>
(2).過分愛惜錢財(cái)。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素鄙吝者,欲其觀古人貴義輕財(cái)。” 明 馬愈 《馬氏日抄·胡宗伯》:“豈鄙吝邪?不欲過享其福耳?!?明 李贄 《與城老書》:“ 友山 鄙吝不堪,此處不曾捨半分。”
自喜
亦作“ 自熹 ”。亦作“ 自憙 ”。1.自樂;自我欣賞?!肚f子·秋水》:“於是焉 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漢書·佞幸傳·董賢》:“為人美麗自喜。”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中國地質(zhì)略論》:“吾以之自熹,吾以之zi{1-1}慰?!?/p>
(2).自己愛好?!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 吳起 為人節(jié)廉而自喜名也?!薄稘h書·賈誼傳》:“遇之有禮,故羣臣自憙?!?顏師古 注:“憙,好也,好為志氣也?!薄逗鬂h書·公孫述傳論》:“ 述 雖為 漢 吏,無所憑資,徒以文俗自憙,遂能集其志計(jì)。”《金史·王晦傳》:“ 王晦 字 子明 , 澤州 高平 人。少負(fù)氣自憙,常慕 張?jiān)?之為人?!?/p>
追計(jì)
盤算思索以往的人或事。 晉 陸機(jī) 《嘆逝賦》序:“昔每聞長老追計(jì)平生同時(shí)親故,或凋落已盡,或僅有存者。” 唐 柳宗元 《送從弟謀歸江陵序》:“追計(jì)往時(shí)咎過,日夜反覆,無一食而安於口、平於心?!薄顿Y治通鑒·晉安帝義熙五年》:“或數(shù)日不食,或達(dá)旦不寐,追計(jì)平生成敗得失,獨(dú)語不止。”
存沒
同“ 存歿 ”。 南朝 宋 顏延之 《登巴陵城樓作》詩:“存沒竟何人,耿介在明淑?!?清 黃遵憲 《吳季清明府》詩:“聞今既半年,未悉子存沒?!?唐 宋之問 《魯忠王挽詞》之二:“邦家錫寵光,存沒貴忠良?!?宋 蘇軾 《與范元長書·北歸》之一:“今託 少游 議其詳,餘惟節(jié)哀自重。某不敢拜狀郡君,惟千萬俯為存沒寬心自重?!?/p>
張耒名句,贈(zèng)張嘉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