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佚名《喜遷鶯》:
臘殘春未。
正候館梅開,墻陰雪里。
冷艷凝寒,孤根回暖,昨夜一枝春至。
素苞暗香浮動(dòng),別有風(fēng)流標(biāo)致。
謝池月,最相宜,疏影橫斜臨水。
誰為。
傳驛騎。
隴上故人,不見今千里。
寄與東君,徒教知人,別后歲寒清意。
亂山萬疊何在,但有飛云天際。
故園好,早歸來,休戀繁桃秾李。
注釋參考
寄與
(1).傳送給。 南朝 宋 陸凱 《贈(zèng)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 隴頭 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唐 賈島 《送韓湘》詩:“欲憑將一札,寄與 沃洲 人。”
(2).猶致送,贈(zèng)送。 郭沫若 《把精神武裝起來》:“ 中國 人能夠養(yǎng)成到這種的程度,我相信, 日本 的fa{1|1}西{1~1}斯軍閥一定不夠我們消滅,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著我們的第二次的寄與的?!?田漢 《洪深<電影戲劇表演術(shù)>序》:“在他赴 青島 之前將發(fā)表他那傾注著半生蘊(yùn)蓄的大著《表演術(shù)》,這對(duì)于我們這些愛好戲劇藝術(shù)的學(xué)徒們是非常寶貴的寄與?!?/p>
東君
東君 (Dōngjūn) 傳說中的太陽神 the Chinese Apollo 晉巫祠五帝、東君、云中、司命之屬?!妒酚洝し舛U書》知人
(1).謂能鑒察人的品行、才能?!稌じ尢罩儭罚骸爸藙t哲,能官人。”《史記·宋微子世家》:“ 宋宣公 可謂知人矣,立其弟以成義,然卒其子復(fù)享之?!?宋 曾鞏 《贈(zèng)黎安二生序》:“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 蘇君 固可謂善知人者也?!?清 錢謙益 《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徐日久授承德郎制》:“擇將如擇醫(yī),以知人為能事。”
(2).謂懂人事?!妒酚洝ぺw世家》:“ 趙簡(jiǎn)子 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懼?!?/p>
(3).謂懂得人事變化之道。《禮記·中庸》:“質(zhì)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鄭玄 注:“知天、知人,謂知其道也。”
有智慧的人?!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扒曳蚣鹊?,而求降階者,知人也。” 林堯叟 注:“明智之人,乃能思降。知,音智?!?唐 韓愈 《贈(zèng)太傅董公行狀》:“公之將薨也,命其子三日歛。既歛而行,於行之四日, 汴州 亂。故君子以公為知人?!?/p>
后歲
來年?!吨芏Y·春官·肆師》“涖卜來歲之芟” 漢 鄭玄 注:“卜者問后歲宜芟不。”
清意
(1).意念純凈。《史記·夏本紀(jì)》:“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p>
(2).意境凄清。 唐 殷璠 《河岳英靈集·崔署詩序》:“ 署 詩多嘆詞要妙,清意悲涼,《送別》、《登樓》,俱堪淚下。”
(3).清涼之意。 宋 曾鞏 《山水屏》詩:“餘光耀衾幬,清意凝幔褥。” 明 李日華 《六研齋二筆》卷一:“因自署‘奉敕村梅’,更作疎枝冷葉,清意逼人。”
佚名名句,喜遷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