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文珦《深居》:
深居謝交游,積葉任埋徑。
澹然忘所營,為是疏懶性。
已達(dá)身本虛,寧憂室垂罄。
時於泉石間,信意成短詠。
于以寫吾情,漁樵或相命。
一皆用其真,魯魚事參訂。
猶不拘四聲,豈復(fù)疑八病。
難入時人耳,獨許山鬼聽。
生來妄想絕,禪心本清凈。
斷不重出山,此志寔先定。
注釋參考
不拘
不拘 (bùjū) 不拘泥,不計較 not stick to;not confine oneself 不拘小節(jié) 不受局限或限制 set no limit to 字?jǐn)?shù)不拘 不奪取或據(jù)為己有 not take for oneself 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為?!肚f子·天地》 不拘 (bùjū) 不論,不管 whatever 不拘什么任務(wù),只要對人民有益的,我都愿意接受四聲
四聲 (sìshēng) 古漢語字調(diào)有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聲 the four tones of classical Chinese phonetics 中國普通話的字調(diào)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 the four tones of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pronunciation八病
謂作詩在聲律上應(yīng)當(dāng)避忌的八種弊病。 南 齊 永明 中 沉約 等倡聲病說,至 唐 始有八病的名目, 宋 人更加以發(fā)揮。八病為: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平頭指五言詩第一字、第二字不得與第六字、第七字同聲(同平、上、去、入)。一說,句首二字不得并是平聲。上尾指第五字不得與第十字同聲(連韻者可不論)。蜂腰指五言詩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言兩頭粗,中間細(xì),有似蜂腰。鶴膝指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言兩頭細(xì),中間粗,有似鶴膝(近人從 宋 蔡寬夫 說,以為五字中首尾皆濁音而中一字清者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濁者為鶴膝)。大韻指五言詩如以“新”為韻,上九字中不得更著“人”、“津”、“鄰”、“身”、“陳”等字(即與韻相犯)。小韻指除韻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間互犯)。旁紐一名大紐,即五字句中有“月”字,不得更著“魚”、“元”、“阮”、“愿”等與“月”字同聲紐的字。正紐一名小紐,即以“壬”、“衽”、“任”、“入”為一紐,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著“衽”、“任”、“入”字,致犯四聲相紐之病,八病說原為研討聲韻和協(xié)變化,對律詩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其弊病在于刻意追求形式,雕琢繁瑣,反而束縛了詩歌內(nèi)容的表達(dá)。參閱 宋 梅堯臣 《續(xù)金針詩格》、 清 紀(jì)昀 《沉氏四聲考》下。
釋文珦名句,深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