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熊禾《涌翠亭梅花》:
來者為新去為陳,陰陽如代各還香。
花開花謝亦常理,對花不必尤花神。
平生性耆不在花,兩年頗與梅相親。
何人種梅繞此屋,一見使我心清冷。
老樹槎牙溪側(cè)徑,枯枝倒掛池邊亭。
花開主人不復(fù)賞,我來卻作花主人。
此花不必相香色,凜凜大節(jié)何崢嶸。
北海雪深臣皓首,霜寒中野兒悲吟。
荷蓧老人留植杖,滄浪孺子來濯纓。
神人妃子固有態(tài),此花不是兒女情。
托根山谷居歲晚,自分不及芳春辰。
春前臘后挺高潔,留與桃李爭妍新。
春寒桃李猶未開,莫隨羌管輕飄零。
先生自是絕俗士,西湖東合當(dāng)齊名。
巡檐索笑興不淺,金樽檀板隨紅塵。
斯言近戲君勿訝,南山松柏終年青。
注釋參考
花謝
即花紅。水果的一種。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三》:“ 齊 中多佳果,梨、棗之外……皆稱一時(shí)之秀。而 青州 之蘋婆, 濮州 之花謝,甜亦足敵 吳下 楊梅矣?!眳⒁姟?花紅 ”。
常理
(1).一般的規(guī)律。 晉 陶潛 《形贈(zèng)影》詩:“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宋 歐陽修 《筆說·物有常理者》:“凡物有常理而推之不可知者圣人之所不言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其人長至二丈,有不可以常理論也。”
(2).通常的道理。《晉書·五行志下》:“此是非常事,不得以常理斷之?!?孫中山 《革命軍是打破不平等的》:“革命軍就是用一個(gè)人去打一百個(gè)人,像這樣的戰(zhàn)斗是非常的戰(zhàn)斗,不可以常理論?!?/p>
不必
不必 (bùbì) 無須,不一定,沒有必要 need not;not have to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啤ろn愈《師說》花神
(1).掌管花的神。 唐 陸龜蒙 《和襲美揚(yáng)州看辛夷花次韻》:“柳疏梅墮少春叢,天遣花神別致功?!薄对企牌呋`》卷一一三:“窺見女子紅裳艷麗,游於樹下。有輒採花折枝者,必為所祟,俗傳女子花神也。”《紅樓夢》第二七回:“尚古風(fēng)俗:凡交芒種節(jié)的這日,都要設(shè)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
(2).花的精神。 宋 李廌 《德隅齋畫品·菡萏圖》:“士大夫舊云:‘ 徐熙 畫花傳花神, 趙昌 畫花寫花形?!?/p>
熊禾名句,涌翠亭梅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