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退尺,栗里潛疏拙。
出自元朝長(zhǎng)筌子《洞玄歌》
倦游退尺,栗里潛疏拙。浩氣凌空向誰說。醉酬春、醞釀三杯,遣幽興、滄茫一葉。更野服蕭然越林叢,拉信友,相須竹風(fēng)花月。生涯淡凈,至妙{1|1}人{(lán)1|1}間絕。不尚文軒錦屏列。樂田廬、嘯傲華顛,種松菊、棲遲清節(jié)。這一味真歡幾人知,有靜幾蒲{1|1}團(tuán),獸爐沉屑。
注釋參考
倦游
倦游 (juànyóu) 游興已盡 thoroughly satisfy the sight-seeing mood 倦游歸來栗里
地名。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晉 陶潛 曾居于此。 南朝 梁 蕭統(tǒng) 《陶靖節(jié)傳》:“ 淵明 嘗往 廬山 , 弘 命 淵明 故人 龐通之 齎酒具於半道 栗里 之間?!?唐 白居易 《訪陶公舊宅》詩:“ 柴桑 古村落, 栗里 舊山川。” 李光 《題亞子分湖舊隱圖》詩之二:“浮家泛宅 梨川 夢(mèng),尋壑經(jīng)邱 栗里 情?!?/p>
疏拙
亦作“疎拙”。1.粗疏笨拙;粗略拙劣。《韓非子·難四》:“事以微巧成,以疏拙敗?!?唐 成玄英 《<莊子>序》:“依 子玄 所注三十篇,輒為疏解,總?cè)?。雖復(fù)詞情疏拙,亦頗有心跡指歸。” 金 王若虛 《文辨一》:“ 遷 文雖奇,疎拙亦多,不必皆可取也?!?王統(tǒng)照 《<短篇小說選集>序言》:“對(duì)社會(huì)生活的經(jīng)歷與認(rèn)識(shí)的浮淺,思想的薄弱,想像力的欠缺,文詞的疏拙,在這里不必一一具述?!?/p>
(2).懶散笨拙。 唐 羅隱 《寄許融》詩:“多病仍疏拙,唯君與我同?!?宋 蘇舜欽 《維舟野步呈子履》詩:“古人負(fù)才業(yè),未必為世用;吾儕性疎拙,擯棄安足痛?!?明 劉基 《謝恩表》:“臣 基 一介愚庸,生長(zhǎng)南裔,疎拙無似?!?/p>
長(zhǎng)筌子名句,洞玄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3眾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