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彥平《重過京口》:
江北江南形勝地,憶傷游子少年心。
無波分楊柳邊碧,月帶薔薇笑里陰。
鐵甕只今雖料理,金山久已罷登臨。
寄聲瘞鶴巖頭字,莫厭龍蛇萬里深。
注釋參考
鐵甕
見“ 鐵甕 ”。
亦作“ 鐵甕 ”。1.堅(jiān)固的甕城。比喻強(qiáng)盛的國勢。 唐 秦韜玉 《陳宮》詩:“金城暗逐歌聲碎,鐵甕潛隨舞勢休?!眳⒁姟?甕城 ”。
(2).指 鐵甕城 , 京口 (今 江蘇 鎮(zhèn)江 ) 北固山 前的一座古城。為 三國 時(shí) 孫權(quán) 所筑。 唐 杜牧 《潤州》詩之二:“城高 鐵甕 橫強(qiáng)弩,柳暗朱樓多夢云?!?馮集梧 注:“原注:‘ 潤州 城, 孫權(quán) 筑,號(hào)為 鐵甕 ?!堆莘甭丁罚骸?潤州 城古號(hào) 鐵甕 ,人但知其取喻以堅(jiān)而已,然甕形深狹,取以喻城,似為非類。 乾道 辛卯,予過 潤 , 蔡子平 置燕于 江 亭,亭據(jù)郡治前山絶頂,而顧子城雉堞緣岡,彎環(huán)四合,其中州郡諸廨在焉,圓深之形,正如卓甕,予始知喻以為甕者,指子城也。’” 元 薩都剌 《還京口》詩:“城高 鐵甕 江山壯,地接 金陵 草木凋。” 殷孟倫 朱廣祁 校正引 明 陳沂 《南畿志》:“ 吳 時(shí)已自為京城,復(fù)筑子城,固以甓,號(hào)為 鐵甕 ?!?清 洪昇 《過京口作》詩:“北南形勝地, 鐵甕 此堅(jiān)城。”
只今
如今;現(xiàn)在。 唐 李白 《蘇臺(tái)覽古》詩:“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吳王 宮里人。” 宋 陳師道 《春懷示鄰里》詩:“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清 李國宋 《朝天宮感懷》詩:“自昔鼎成龍已去,只今松老鶴還飛?!?郭沫若 《雄師百萬挽狂瀾》詩:“只今雙喜大臨門,‘七一’佳期水庫成?!?/p>
料理
料理 (liàolǐ) 管理 manage 料理家務(wù) 安排 make arrangements 料理后事 處理;辦理 take care of 孩子們已能自己料理生活 料理 (liàolǐ) 菜肴 cooked dishes (usu.meat and fish dishes) 西門町的日本料理是我每天都光顧的金山
(1).產(chǎn)金之山?!赌鲜贰ずD现T國·林邑國》:“其國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p>
(2).比喻人的儀表英俊、德行崇高?!读簳ぶ飚悅鳌罚骸癌z 異 ﹞器宇弘深,神表峯峻。金山萬丈,緣陟未登;玉海千尋,窺映不測?!?/p>
(3).西方之山?!逗鬂h書·馮衍傳下》:“躍青龍於滄海兮,豢bai{1*1}虎於金山?!?李賢 注:“金山,西方之精也。”
(4).山名。在 江蘇省 鎮(zhèn)江市 西北。古有 氐父 、 獲苻 、 伏牛 、 浮玉 等名, 唐 時(shí) 裴頭陀 獲金于江邊,因改名。 南宋 韓世忠 敗 金兀朮 于此山下。 元 薩都剌 《江城玩雪》詩:“千重 鐵甕 成銀甕,一夜 金山 換玉山?!?清 陳維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鑾江》詞:“一點(diǎn) 瓜洲 玉糅,半笏 金山 雪透?!?/p>
(5).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縣 附近海中。 宋 吳聿 《觀林詩話》:“ 華亭 并海有 金山 ,潮至則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有 寒穴泉 ,甘冽與 惠山 相埒?!?/p>
久已
久已 (jiǔyǐ) 早已;早就 long ago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登臨
登臨 (dēnglín) 登山臨水或登高臨下,泛指游覽山水 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南望彭澤、 都昌諸山,煙雨空濛,鷗鷺滅沒,極登臨之勝。——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黃彥平名句,重過京口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