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衛(wèi)宗武《次韻酬李黃山》:
吾儒何所事,讀書而挾策。
君才郄林枝,靈根芳正發(fā)。
筆下富詞藻,云錦自天落。
英英光岳氣,灑灑冰雪魄。
中秋璧月圓,宜赴廣寒約。
桂籍那未香,天公無皂白。
學如禾與稻,既藝宜必獲。
于時誤儒冠,孰不嗟鑄錯。
篇章來聯(lián)翩,有主此有客。
隨珠既璀璨,和璞無蹖駁。
有文可與評,有酒可與酌。
長吟不淹宿,捷若蛇赴壑。
喜得羅庾儔,吾鄉(xiāng)宜卜宅。
注釋參考
于時
于時 (yúshí) 介賓詞組。在這個時候,當時 for the moment;then;at that time 于時冰皮始解?!鳌?袁宏道《滿井游記》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yǎng)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p>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干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p>
鑄錯
見“ 鑄成大錯 ”。
衛(wèi)宗武名句,次韻酬李黃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