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虞儔《書懷》:
宦路侵尋已倦游,功名何敢望前修。
謬紆州組三宜去,回視儒冠一忍羞。
疇昔嘗窺循吏傳,只今誰是富民侯。
夜來好雨催歸棹,春水茫茫漲鴨頭。
注釋參考
回視
回顧,回頭看。 宋 蘇軾 《答李端叔書》:“回視三十年以來所為,多其病者,足下所見,皆故我非今我也?!?明 李東陽 《壽舅氏劉公八十詩序》:“回視曩昔,同年而生,并命而出?!?清 姚鼐 《登泰山記》:“回視 日觀 以西峯,或得日或否。”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yǎng)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p>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干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p>
忍羞
忍受羞辱。《淮南子·道應訓》:“是為人也,能為社稷忍羞?!?/p>
虞儔名句,書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小米互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