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宮校書方遁跡,代我作歌如錦拆
出自宋代王禹偁《和張校書吳縣廳前冬日雙開牡丹歌》:
君不見年年三月千叢媚,紫爛紅繁夸勝異。
尋常人戴滿頭歸,醉折狂分不為貴。
枝閑葉盡根空培,人情皆待明年開。
化工自有呼魂術,霜前喚下瓊瑤臺。
王母親將金粉傅,麻姑齊借霓裳來。
主人蓋是神仙才,不然此物胡為而來哉。
二姬勸酒誰引滿,長洲懶吏先舉杯。
多感同年與攀折,吟詩欲謝難輕發(fā)。
青宮校書方遁跡,代我作歌如錦拆。
他年吾輩功業(yè)成,與君共作騎鯨客。
注釋參考
青宮
(1).太子居東宮。東方屬木,于色為青,故稱太子所居為青宮。 隋 于仲文 《侍宴東宮應令》詩:“青宮列紺幰,紫陌結朱輪?!?唐 白居易 《寄楊六》詩:“青宮官冷靜,赤縣事繁劇?!?宋 楊萬里 《冬至后賀皇太子及平陽郡王》詩:“青宮朱邸環(huán)天極,五色祥云覆帝城?!?清 感惺 《斷頭臺·受讞》:“朕 法蘭西 廢王 路易十六 是也,少養(yǎng)青宮,長承大寶?!?/p>
(2).借指太子。 唐 白居易 《初授贊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詩:“病身初謁青宮日,衰貌新垂白髮年?!?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寧皇登位》:“玉冊之命未布,而青宮之席尚虛。” 清 黃景仁 《昭明太子祠》詩:“我思青宮賢,皎皎玉雪姿?!?/p>
校書
1.校勘書籍?!逗鬂h書·文苑傳上·傅毅》:“ 建初 中, 肅宗 博召文學之士,以 毅 為蘭臺令史,拜郎中,與 班固 、 賈逵 共典校書。”《三國志·蜀志·向朗傳》:“年踰八十,猶手自校書?!?宋 無名氏 《王氏談錄·校書》:“公言校書之例,它本有語異而意通者不取可惜,蓋不可決謂非昔人之意,俱當存之?!?清 王筠 《菉友肊說》:“刻書者,依其原本而刻之也。校書者,列各本異文,纖悉必備也。”
2.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員。 漢 有校書郎中, 三國 魏 始置秘書校書郎, 隋 、 唐 等都設此官,屬秘書省。
3. 唐 胡曾 《贈薛濤》詩:“ 萬里橋 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薛濤 , 蜀 中能詩文的名妓,時稱女校書。后因以“女校書”為妓女的雅稱。亦省稱“ 校書 ”。 清 富察登崇 《燕京歲時記·財神廟》:“每至九月,自十五日起,開廟三日。祈禱相屬,而梨園子弟與青樓校書等為尤多。” 巴金 《家》九:“在祖父自己的詩集里也曾有不少贈校書的詩句?!眳㈤?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薛濤》。
遁跡
[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ead a hermit's life] 避世;隱居;使人不知蹤跡
遁跡空門
詳細解釋亦作“遯跡”。見“ 遁跡 ”。
亦作“ 遁跡 ”。亦作“遯蹟”。亦作“遯跡”。猶隱居;隱跡。《晉書·文苑傳·李充》:“政異徵辭,拔本塞源,遁跡永日,尋響窮年,刻意離性而失其常然?!?南朝 宋 鮑照 《秋夜詩》之二:“遁跡避紛喧,貨農(nóng)棲寂寞?!?唐 許渾 《泛溪》詩:“遯跡驅雞吏,冥心失馬翁。”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六》:“惟二翁不知何許人,遁跡深山,似亦修道之士,何以所為乃如此?” 碧野 《江漢行·荊山之玉》:“這 漳河 水庫,澄碧明麗,使人聯(lián)想到 荊山 之玉。它會不會是遁跡于人間的靈玉的化身?”
作歌
謂作歌詞而詠唱?!稌ひ骛ⅰ罚骸暗塾棺鞲柙唬骸畡刑熘r惟幾。’”《漢書·西域傳下·烏孫國》:“公主悲愁,自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薄斗馍裱萘x》第四五回:“ 懼留孫 領命,作歌而來。”
錦拆
比喻花朵開放。 宋 王禹偁 《和張校書吳縣廳前冬日雙開牡丹歌》:“青宮校書方遁跡,代我作歌如錦拆?!?/p>
王禹偁名句,和張校書吳縣廳前冬日雙開牡丹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