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著《次韻前人傷古》:
當年天與袴中兒,天到如今不與時。
事變風濤掀地軸,軍聲電雹散雷槌。
鬼藍柄國苦相誤,佛會守城甘自癡。
旗蓋已隨□駕去,留西太乙更誰期。
注釋參考
變風
(1).指《詩經(jīng)》“國風”中 邶 至 豳 等十三國的作品?!对姶笮颉罚骸爸劣谕醯浪?,禮儀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薄对姟ぺL·柏舟詁訓傳》 唐 陸德明 題解:“從此訖《豳·七月》,十三國并變風也?!?清 馬瑞辰 《毛詩傳箋通釋·風雅正變說》:“變化下之名為刺上之什,變乎風之正體,是謂變風?!眳⒁姟?正風 ”。
(2).謂改變、摧弱鄙俚的詩風,恢復《詩經(jīng)》的傳統(tǒng)。 宋 蘇頌 《<小畜集>序》:“竊謂文章末流,由 唐 季涉 五代 ,氣格摧弱,淪于鄙俚。國初屢有作者,留意變風,而習尚難侈,未能復雅?!?/p>
(3).泛指民歌。 元 張宇 《采蓮》詩:“隔岸誰家貴公子,調(diào)笑新詞歌艷體, 吳 儂變風有如此,誰念採蘋供祭禮?”
地軸
[the earth's axis] 地球的自轉(zhuǎn)軸,與赤道平面垂直,貫通地球中心及南北的直線
詳細解釋(1).古代傳說中大地的軸。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一:“地有三千六百軸,犬牙相舉?!?唐 黃滔 《融結(jié)為河岳賦》:“龜負龍擎,文籍其陽九陰六; 共 觸 愚 移,傾缺其天樞地軸?!?/p>
(2).泛指大地?!赌淆R書·樂志三》:“義滿天淵,禮昭地軸?!?宋 范成大 《望海亭賦》:“送萬折之傾注,艷寒光之迸射;浸地軸以上浮,盪天容而一色?!?太平天囯 劉盛培 《建天京于金陵論》:“惟茲 建業(yè) ,素號 金陵 ,形勢既美乎地軸,規(guī)模尤合乎天堂?!?/p>
(3).今指地球自轉(zhuǎn)所圍繞的軸線,它和赤道平面相垂直。
軍聲
(1).軍樂?!吨芏Y·春官·大師》:“大師,執(zhí)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兇?!薄段倪x·張衡<東京賦>》:“次和樹表,司鐸授鉦,坐作進退,節(jié)以軍聲?!?薛綜 注:“言聲中進退,取鐘鼓旌之節(jié)?!?/p>
(2).軍隊的聲威、聲勢。 唐 鄭吉 《楚州修城南門記》:“以嚴教令,以壯都鄙,以張軍聲。” 明 吳騏 《感時書事寄計子山陸孝曾》詩:“廟略慙 靈武 ,軍聲謝朔方?!?郭希仁 《從戎紀略》:“及大軍回省, 云山 及 邱彥彪 已至 乾州 ,軍聲復振,而 萬炳南 屢書告急?!?/p>
(3).軍中的喧鬧之聲。 唐 趙嘏 《錢塘》詩殘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清 方文 《泊紫沙洲》詩:“醉餘一覺纔安枕,又聽軍聲四面譁。”
雹散
如雹散裂的聲音?!段倪x·顏延之<赭白馬賦>》:“經(jīng)玄蹄而雹散,歷素支而冰裂?!?劉良 注:“此謂騎射也。玄蹄、素支,皆射帖名。經(jīng)、歷,著也。雹散、冰裂,皆中帖之聲。”
陳著名句,次韻前人傷古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