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王建《促刺詞》
促刺復(fù)促刺,水中無魚山無石。少年雖嫁不得歸,
頭白猶著父母衣。田邊舊宅非所有,我身不及逐雞飛。
出門若有歸死處,猛虎當衢向前去。百年不遣踏君門,
在家誰喚為新婦。豈不見他鄰舍娘,嫁來常在舅姑傍。
注釋參考
促刺
勞苦不安貌。見“ 促促 ”。
魚山
(1).《法苑珠林》卷四九:“﹝ 陳思王 曹植 ﹞賞游 魚山 ,忽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婉,其聲動心,獨聽良久……乃摹其聲節(jié),寫為梵唄,撰文製音,傳為后式。梵聲顯世,始於此焉。”后遂用為詠佛教梵唄的典實。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經(jīng)師論》:“既通般遮之瑞響,又感 魚山 之神製。” 清 曹寅 《西村師教予導(dǎo)引卻病》詩之二:“堂策蕭蕭一衲溫, 魚山 清梵許同論。”
(2).山名。即 魚條山 ,在 河北 滿城 西北。形如巨魚,故名。
(3).山名。在 山東 東阿 西?!妒酚洝ず忧贰?吾山 平兮 鉅野 溢” 裴駰 集解引 晉 徐廣 曰:“ 東阿 有 魚山 ?!薄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俺?, 植 登 魚山 ,臨 東阿 ,喟然有終焉之心,遂營為墓。” 金 張子羽 《壽張和滑》詩:“ 魚山 早有終焉計,少日應(yīng)容解印章?!?/p>
王建名句,促刺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