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鄧深《寄題真樂齋》:
魚潛深淵水,鳥巢茂林枝。
潛者忘於淵,洋洋縱尾鰭。
巢者忘於林,飛鳴唯所宜。
莊周嘆從容,未免惠子疑。
師曠豈知聲,繆以占齊師。
彼各有真樂,果孰得而窺。
陋巷顏氏子,簞瓢甘忍饑。
陶潛怕折腰,素琴弦不施。
其樂可聞歟,夫蓋默識之。
非絲亦非竹,且復非蛾眉。
譬如執(zhí)熱者,灑然濯涼飔。
又如渴不禁,快飲清江湄。
當其得意時,何以富貴為。
手舞而足蹈,誠不之自知。
逢知猶不可,人胡可度思。
君闢真樂齋,我賦真樂詩。
寫詩聊寄意,名齋儻在斯。
置之勿復道,焚香誦楚詞。
注釋參考
譬如
譬如 (pìrú) 舉個例子,打個比方;例如 for example;such as 比如,好比 seem like 天下之勢譬如一身?!巍?蘇軾《教戰(zhàn)守策》執(zhí)熱
謂手執(zhí)灼熱之物。《詩·大雅·桑柔》:“誰能執(zhí)熱,逝不以濯?!?毛 傳:“濯所以救熱也?!?鄭玄 箋:“當如手執(zhí)熱物之用濯?!币徽f,謂苦熱。 段玉裁 曰:“執(zhí)熱,言觸熱、苦熱。濯,謂浴也……此詩謂誰能苦熱,而不澡浴以潔其體,以求涼快者乎?”見《〈詩〉“執(zhí)熱”解》?!睹献印るx婁上》:“今也欲無敵於天下,而不以仁,是猶執(zhí)熱而不以濯也。” 朱熹 集注:“言誰能執(zhí)熱物而不以水自濯其手乎?” 南朝 梁 周興嗣 《千字文》:“骸垢想浴,執(zhí)熱愿涼。” 唐 韓愈 《答張籍書》:“今乃大得所圖,脫然若沉痾去體,灑然若執(zhí)熱者之濯清風也?!?/p>
灑然
(1).瀟灑;灑脫。 宋 蘇舜欽 《大理評事杜君墓志》:“﹝ 杜叔溫 ﹞性灑然峻拔,少所與合?!?明 楊慎 《詞品·嚴次山》:“ 嚴仁 字 次山 ……又長於慶壽贈行,灑然脫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 郎 姓,風格灑然,談言微中?!?/p>
(2).猶欣然?!缎绿茣ぶ伊x傳下·賈直言》:“ 穆宗 召為諫議大夫,羣情灑然稱允。” 宋 蘇舜欽 《滄浪亭記》:“至則灑然忘其歸,箕而浩歌,踞而仰嘯。” 清 惲敬 《同游海幢寺記》:“八月之望,與 仲廷 飲於 靖海門 之南樓,隔江望 海幢 ,如在天際,意為之灑然?!?/p>
(3).風吹雨灑的樣子。 唐 戴叔倫 《喜雨》詩:“川上風雨來,灑然滌煩襟?!?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灑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4).指清涼爽快。 宋 蘇舜欽 《處州照水堂記》:“遂構廣廈,且以‘照水’題之,庨豁虛明,坐視千里,雖甚盛暑,灑然如秋?!?宋 范成大 《北窗偶書呈王仲顯南卿二友》詩:“使君坐侯宅,窗間即涼臺。何敢訴苦熱,灑然助心齋?!?/p>
(5).形容神氣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頓時消失。 明 何景明 《七述》:“是則何如 胎簪子 灑然陽氣見於面,病若脫而瘳者。”《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司理先把符來試掛,果然女病灑然?!薄段饔斡洝返谖迦兀骸拔业亩歉挂膊惶哿?,胎氣想是已行散了。灑然無事,又吃水何為?”
(6).驚異貌;忽然。 元 無名氏 《飛刀對箭》第一折:“天子灑然驚覺,可是南柯一夢?!?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二章:“生始灑然有省,因叩行止?!?/p>
(1).灑脫貌?!缎绿茣の乃噦魃稀ぴ省罚骸?后主 聞其才,詔為《月賦》一篇,灑然無留思?!?/p>
(2).暢快貌。 宋 曾鞏 《送劉醫(yī)博》詩:“灑然沉痾一日解,始免未老為枯骸?!?宋 楊萬里 《晨炊白昇山》詩:“千峯為我旋生妍,我為千峯一灑然?!?/p>
(3).了然而悟。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上:“ 房 遂灑然,方記其為僧時, 永公 即 房 之前身也。”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七:“ 淵明 詩云:‘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h得更好。蓋其自 彭澤 賦歸之后,灑然悟心為形役之非,故其言如此?!?明 方孝孺 《與樓希仁書》:“能言者聲和而音雅,詞切而義明,理約而不亂,端多而不復,聽之使人灑然不倦?!?/p>
驚異貌。《莊子·庚桑楚》:“ 庚桑子 之始來,吾灑然異之。”
(1).寒冷貌。《素問·風論》:“風者善行而數(shù)變,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時也天地人物,灑然在冰壺之中?!?/p>
(2).肅敬貌。《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是日觀 范雎 之見者,羣臣莫不灑然變色易容者?!?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灑,先典反?!?宋 蘇軾 《黃州上文潞公書》:“伏讀灑然,知其不肖之驅,未死之閒,猶可以洗濯磨治,復入於道德之場,追 申徒 而謝 子產 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灑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3).整齊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一》:“窗楞西向,戶榻灑然,室不大而潔。”
涼飔
亦作“涼颸”。涼風。 南朝 齊 謝朓 《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珍簟清夏室,輕扇動涼颸?!?唐 許敬宗 《奉和入潼關》:“是節(jié)歲窮紀,關樹蕩涼颸?!?明 屠隆 《曇花記·尼僧說法》:“旭日散松陰,涼颸浣竹林?!?聞一多 《紅燭·春之首章》:“涼飔挾著濕潤的土氣,在鼻蕊間正沖突著。”
鄧深名句,寄題真樂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