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衛(wèi)宗武《初夏登北山》:
春山如佳人,形色麗而秀。
茲來悵非時,已入朱明候。
片紅飛不留,萬綠新改舊。
接茵芳草蔓,偃蓋古木茂。
黛鬟臨水鏡,一色凈無垢。
戛然鳴聲幽,雅弄出禽口。
得閒此夷猶,不覺留滯久。
一葉泛澄川,縈因歷農(nóng)畝。
決渠散青秧,耕夫類成偶。
舍舟挾短筇,崎嶇度重阜。
野芳氣如蘭,冉冉襲襟袖。
逶迤窮山椒,寸懷納宇宙。
川原浩無涯,萬象皆我有。
滄溟杳渺間,云夢吞八九。
昌黎開衡云,羊公登峴首。
顧我凡陋資,視此亦培塿。
雖然形氣殊,興趣無異否。
獨嗟今昔殊,人事有遷貿(mào)。
而我老無聞,將與草木朽。
陟巘復降原,玄廬新結構。
伊傅不可懷,松喬以為友。
不死非所求,姑以佚吾壽。
注釋參考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p>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p>
偃蓋
(1).車蓬或傘蓋。喻指圓形覆罩之物。 晉 葛洪 《抱樸子·仙藥》:“五德芝,狀似樓殿,莖方,其葉五色各具而不雜,上如偃蓋,中常有甘露,紫氣起數(shù)尺矣?!?清 曹寅 《圓廬》詩之二:“蓑形偃蓋一弓寬,樞戶清寥位置安?!?/p>
(2).形容松樹枝葉橫垂,張大如傘蓋之狀。 唐 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陰崖卻承霜雪干,偃蓋反走虬龍形?!薄对企牌呋`》卷一一三:“其觀前素有松樹偃蓋,甚為勝景?!薄段饔斡洝返诰湃兀骸半[隱見蒼松偃蓋,也不知是幾千百年間故物到于今?!?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第三天是學者們公請在最高峰上賞偃蓋古松?!?/p>
衛(wèi)宗武名句,初夏登北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