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鞏《寄致仁歐陽少師》:
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
功名垂竹帛,風義動簪紳。
此道推先覺,諸儒出后塵。
忘機心皎皎,樂善意循循。
大略才超古,昌言勇絕人。
抗懷輕紱冕,瀝懇謝陶鈞。
耕稼歸莘野,畋漁返渭濱。
五年清興屬,一日壯圖伸。
北闕恩知舊,東宮命數(shù)新。
鸞鳳開羽翼,驥騄放精神。
曠達林中趣,高閑物外身。
揮金延故老,置驛候嘉賓。
主當西湖月,勾留潁水春。
露寒消鶴怨,沙靜見鷗馴。
酒熟夸浮蟻,書成感護麟。
激昂疏受晚,沖淡赤松親。
龍臥傾時望,鴻冥聳士倫。
少休均逸豫,獨往異沉淪。
策畫咨詢急,儀刑矚想頻。
應(yīng)須協(xié)龜筮,更起為生民。
注釋參考
名垂竹帛
比喻好名聲永遠流傳。成語解釋比喻好名聲永遠流傳。名垂竹帛出處《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聲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風義
(1).猶風操。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序》:“ 建中 四祀, 朱泚 作亂,居我鳳巢;忠臣義士,身死王事,可得而言者,咸悉載之,使后來英杰,貴風義而企慕?!薄顿Y治通鑒·梁武帝普通元年》:“ 熙 好文學,有風義,名士多與之游。” 清 吳偉業(yè) 《贈家侍御雪航》詩:“吾家侍御公,平生藴風義。”
(2).猶情誼。 唐 高適 《同衛(wèi)八題陸少府書齋》詩:“深房臘酒熟,高院梅花新。若是周旋地,當令風義親?!?宋 蘇軾 《與陳季常書》之十二:“先生篤於風義,至自割瘦脛以啖我,可謂至矣?!?/p>
(3).風度儀態(tài)。 宋 梅堯臣 《送張圣民學士知登州》詩:“慕君才行美,風義亦倜儻?!?/p>
(4).指詩文的風格義理。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周繇》:“宗派或殊,風義必合?!?章士釗 《趙伯先事略》:“既至校,知有 趙聲 伯先 其人,文章風義冠絶於堂,則大喜,引而親之,相許備至?!?/p>
諷諫評議。《晉書·陸機傳》:“奇?zhèn)t 虞翻 、 陸績 、 張惇 以風義舉政?!币槐咀鳌?諷議 ”。
簪紳
猶簪帶。 唐 顏師古 《奉和正日臨朝》:“肅肅皆鵷鷺,濟濟盛簪紳。” 宋 范仲淹 《祭韓少傅文》:“子孫詵詵,禮樂簪紳?!?明 張居正 《答陳節(jié)推書》:“凡在簪紳,舉同欣慶。”
曾鞏名句,寄致仁歐陽少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