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石《秋夜待月》:
白毫光里玉魂飛,留看常娥醉魄迷。
一任檐牙沸蝙蝠,忍將明鏡照狐貍。
注釋參考
白毫光
佛光。 唐 沉佺期 《紅樓院應(yīng)制》詩:“ 紅樓 疑見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 唐 ?!薄抖鼗妥兾募ぞS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金紫曜明衣內(nèi)寳,眉間時放白毫光?!薄抖鼗妥兾募つ窟B緣起》:“圣賢此時來救濟(jì), 世尊 又施白毫光。皆是 目連 行孝順,慈親便得上大堂?!眳⒁姟?白毫相 ”。
常娥
同“ 嫦娥 ”?!段倪x·謝莊<月賦>》“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 唐 李善 注:“《淮南子》曰:‘ 羿 請不死之藥於 西王母 , 常娥 竊而奔月?!?唐 徐凝 《八月十五夜》詩:“皎皎秋空八月圓, 常娥 端正桂枝鮮?!?宋 王安石 《定林示道原》詩:“ 常娥 攀桂枝,顧景久徘徊?!痹敗?嫦娥 ”。
醉魄
酒醉之身。 宋 柳永 《宣清》詞:“背銀釭,孤館乍眠,擁重衾,醉魄猶噤?!?/p>
李石名句,秋夜待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