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欸乃漁歌,興亡事遠,咽咽未能句
出自宋代劉辰翁《摸魚兒(和中齊端午韻)》:
醒復醒、行吟澤畔,焉能忍此終古。
招魂過海楓林暝,招得魂歸無處。
朝又暮。
但依舊,禁街人靜冬冬鼓。
畫船沈雨。
聽欸乃漁歌,興亡事遠,咽咽未能句。
君且住。
能歌吾不如汝。
悠悠鼓枻而去。
滄洲攬結(jié)芳成艾,喚作張三李五。
羌自苦。
更閑卻,玉堂端帖多多許。
無人自語。
把畫扇鸞邊,香羅雪底,題作午年午。
注釋參考
欸乃
欸乃 (ǎinǎi) 象聲詞。開船的搖櫓聲 the creak of an oar 欸乃一聲山水綠?!谠稘O翁》漁歌
[fisherman's song] 打魚人唱的歌
漁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詳細解釋亦作“ 漁謌 ”。漁人唱的民歌小調(diào)。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序》:“榜謳齊引,漁歌互起?!?明 徐禎卿 《送耿晦之守湖州》詩:“郵渚頻撾津吏鼓,漁歌唱近使君船?!?清 秦蕙田 《燕子磯》詩:“帆影懸殘照,漁謌入暮煙。”
興亡
興亡 (xīngwáng) 興盛與衰亡 rise and fall (of a nation)咽咽
(1).嗚咽哀切之聲。 唐 李賀 《傷心行》:“咽咽學 楚 吟,病骨傷幽素?!?唐 僧鸞 《贈李粲秀才》詩:“愁如 湘靈 哭 湘 浦,咽咽哀音隔云霧。”
(2).謂聲音低啞。 明 高啟 《始聞夏蟬》詩:“翾翾纔得脫,咽咽未成喧?!?/p>
形容有節(jié)奏的鼓聲。咽,通“ 鼝 ”。《詩·魯頌·有駜》:“鼓咽咽,醉言舞。” 毛 傳:“咽咽,鼓節(jié)也?!?宋 辛棄疾 《六州歌頭》詞:“看賢王高會,飛蓋入云煙。白鷺振振,鼓咽咽?!?/p>
劉辰翁名句,摸魚兒(和中齊端午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