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情容解印,帝里許懸車。
出自唐朝蔣防《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
退跡依三徑,辭榮繼二疏。圣情容解印,帝里許懸車。
已去龍樓籍,猶分御廩儲。風泉輸耳目,松竹助玄虛。
調(diào)護心常在,山林意有馀。應嗤紫芝客,遠就白云居。
注釋參考
解印
見“ 解印綬 ”。
帝里
猶言帝都,京都?!稌x書·王導傳》:“ 建康 ,古之 金陵 ,舊為帝里,又 孫仲謀 、 劉玄德 俱言王者之宅。” 唐 李百藥 《賦得魏都》詩:“帝里三方盛,王庭萬國來?!?明 張居正 《祭封一品嚴太夫人文》:“跂予望之, 章江 之陬;白云紫氣,帝里皇州?!?清 金人瑞 《春感》詩之一:“忽承帝里來知己,傳道臣名達圣人?!?/p>
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仇兆鰲 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眳⒁姟?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 《挽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bai{1*1}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p>
(4).借指七十歲?!吨軙ろf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
(5).指隱居不仕。《后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p>
蔣防名句,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