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建勛《送喻煉師歸茅山》:
休糧知幾載,臉色似桃紅。
半醉離城去,單衣行雪中。
水聲茅洞曉,云影石房空。
莫學秦時客,音書便不通。
注釋參考
時客
木槿的別稱。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月季為癡客,木槿為時客?!?/p>
音書
音訊,書信。 唐 宋之問 《渡漢江》詩:“ 嶺 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歷春。”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第三折:“都做了一春魚雁無消息,不甫能一紙音書盼得?!?明 高明 《琵琶記·丹陛陳情》:“況隔千山萬水,生死存亡,雖有音書難寄?!?李大釗 《南天動亂適將去國憶天問軍中》詩:“風塵 河 北音書斷,戎馬 江 南羽檄紛。”
不通
(1).阻塞;不通達?!蹲髠鳌こ晒辍罚骸皷|道之不通,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薄冻o·九辯》:“閔奇思之不通兮,將去君而高翔?!?/p>
(2).不相往來?!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敖一殒挪煌?,兄弟乖絶?!?/p>
(3).不共同使用?!抖Y記·內則》:“外內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p>
(4).不明白;不了解?!稘h書·哀帝紀》:“皇天降非材之佑,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國 魏 阮籍 《為鄭沖勸晉王箋》:“ 沖 等不通大體,敢以陳聞?!?王愿堅 《普通勞動者》:“說著,他動了真氣,象不屑于和這個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謂學識淺陋。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通人猶富人,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p>
(6).謂文理悖謬不順。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是為一論物體,一就人情,殊不通矣?!?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鼎甲》:“邑宰見其文,以為不通,貼文於照墻,不取?!?/p>
李建勛名句,送喻煉師歸茅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