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流謙《挽王隱君》:
仁田義鋤德其種,晚歲坐看苗幪幪。
先生一去不可識,但喜郎君實(shí)麟鳳。
一線微言驚道喪,九鼎斯文賴君重。
圣門濤瀾無畔岸,我嘗操舟怯奔涌。
中流奪魄不敢進(jìn),亂流而濟(jì)渠甚勇。
射鼷強(qiáng)弩勿妄發(fā),彈譽(yù)明珠戒輕用。
峨冠進(jìn)之白玉堂,天高會(huì)借長風(fēng)送。
細(xì)尋耒耨竟誰力,銍艾猶傳掛丘垅。
朝來示我幽宮刻,再拜整冠輒成誦。
乃知先生一世士,學(xué)如荀揚(yáng)文屈宋。
四邊海宴中國尊,已嘆銅駝沒荒茸。
轉(zhuǎn)頭飲馬長城下,共指先幾世爭竦。
竟不一官止韋布,大澤深丘老梁棟。
岷江濫觴固未快,末流與海爭澒洞。
我聞天窮不再世,卜以郎君言必中。
九京幽幽復(fù)何憾,一杯徑往澆余痛。
薤歌嗚咽不成聲,但覺風(fēng)乾云亦凍。
注釋參考
邊海
(1).靠海,臨海?!赌淆R書·劉善明傳》:“郡境邊海,無樹木?!薄赌鲜贰な拕陚鳌罚骸?廣州 邊海,舊饒,外國舶至,多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過三數(shù)?!?/p>
(2).近陸地的海。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 廉州 邊海中有洲島,島上有大池?!?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四:“豈復(fù)欲觀神仙於 瀛洲 ,求 安期 於邊海,釋金輅而顧云輿,棄文驥而求飛龍?jiān)???/p>
(3).海邊。 唐 武元衡 《送嚴(yán)紳游蘭溪》詩:“ 剡嶺 窮邊海,君游別嶺西?!?唐 張喬 《望巫山》詩:“邊海故園荒后賣,入關(guān)玄髮夜來衰?!?/p>
(4).指我國西北靠近 青海湖 地方?!逗鬂h書·西羌傳·羌無弋爰劍》:“至 王莽 輔政,欲燿威德,以懷遠(yuǎn)為名,乃令譯諷旨諸 羌 ,使共獻(xiàn) 西海 之地,初開以為郡,筑五縣,邊海亭燧相望焉?!?/p>
(5).邊遠(yuǎn)。 三國 魏 曹植 《泰山梁甫行》:“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黃節(jié) 注:“《爾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疏引 孫炎 云:海之言晦,晦闇於禮義也?!盾髯印ね踔破?楊倞 注曰:海謂荒晦絶遠(yuǎn)之地,不必至海水也。然則此詩言邊海,謂邊遠(yuǎn)耳。” 明 馮夢龍 《風(fēng)流夢·二友言懷》:“先祖 柳州公 ,與你家 昌黎公 ,俱是飽學(xué)才子,卻也時(shí)運(yùn)不利,一箇貶在 潮陽 ,一箇貶在 柳州 ,都是邊海煙瘴地方?!?/p>
中國
中國 (Zhōngguó) 古代華夏族建國于黃河流域一帶,以為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后成為我國的專稱。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面積9600000平方公里,人口12億(1994),首都北京 China 中國應(yīng)當(dāng)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xiàn) 中國 (zhōngguó) 指中原地區(qū) Central Plains 與中國抗衡?!顿Y治通鑒》 驅(qū)中國士眾。 將中國人。 京城 capital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大雅》銅駝
亦作“ 銅駞 ”。1.銅鑄的駱駝。多置于宮門寢殿之前。 晉 陸翙 《鄴中記》:“二銅駞如馬形,長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長三尺,脊如馬鞍,在 中陽門 外,夾道相向?!?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異》:“ 漢元帝 竟陵 元年, 長陵 銅駝生毛,毛端開花。” 元 薩都剌 《梅仙山行》:“ 咸陽 秋色壓宮樹,金人夜泣銅駝悲?!?清 唐孫華 《讀梅村先生<鹿樵紀(jì)聞>有感題長句六句之一》詩:“銅駝堙沒宮門草,金狄摩挲海上塵?!?/p>
(2).即 銅駝街 。 南朝 陳 徐陵 《洛陽道》詩之一:“東門向 金馬 ,南陌接 銅駝 ?!?金 元好問 《送張君美往南中》詩:“ 陽平 城邊握君手,不似 銅駞 洛陽 陌。” 清 顧炎武 《洛陽》詩:“ 金谷 荒煙合, 銅駞 蔓草縈?!眳⒁姟?銅駝街 ”。
(3).借指京城,宮廷。 明 許潮 《龍山宴》:“ 洛陽 禾黍西風(fēng)亂,銅駝王氣朝云散?!?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詩:“銅駝已陷悲回首,汗馬終慚未有功?!?/p>
李流謙名句,挽王隱君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美劇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