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盧逐兔紛紛是,言語支離最誤人
出自宋代郭印《宋子淵有詩及性宗事用韻寄之二首》:
枯大寒巖但不春,直經(jīng)千劫未為真。
一門超邈難尋軌,萬象森羅獨露身。
田地穩(wěn)時行便到,工夫盡處見方親。
韓盧逐兔紛紛是,言語支離最誤人。
注釋參考
韓盧
亦作“ 韓子盧 ”。亦作“ 韓獹 ”。1. 戰(zhàn)國 時 韓國 良犬,色墨。《戰(zhàn)國策·秦策三》:“以 秦 卒之勇,車騎之多,以當諸侯,譬若放韓盧而逐蹇兔也?!?鮑彪 注:“韓盧,俊犬名?!恫┪镏尽罚骸?韓 有黑犬,名盧。’”《戰(zhàn)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壯犬也?!薄稄V雅·釋獸》:“韓獹?!?王念孫 疏證:“《初學記》引《字林》云:‘獹, 韓 良犬也……獹,通作盧?!?/p>
(2).泛指良犬。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和廓之雪》詞:“記少年,駿馬走韓盧,掀 東郭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問疾》:“憐你依林 越 鳥,走險韓盧,喘月 吳 牛。”
(3).喻軍士。 清 李漁 《奈何天·分擾》:“兩下里分頭逐鹿,各仗韓盧,并倚 昆吾 。”
逐兔
(1).追逐兔子。比喻爭奪帝位?!逗鬂h書·袁紹傳》:“世稱萬人逐兔,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 李賢 注:“《慎子》曰:‘兔走於街,百人追之,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為未定分也。積兔滿市,過不能顧,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雖鄙不爭。’《子思子》、《商君書》并載,其詞略同?!?南朝 梁 何遜 《行經(jīng)孫氏樓》詩:“逐兔爭先捷,掎鹿競因機。” 唐 劉知幾 《史通·編次》:“蓋逐兔爭先,瞻烏靡定,羣雄僭盜,為我驅(qū)除。是以史傳所分,真?zhèn)斡袆e?!薄度龂萘x》第六十回:“ 益州 天府之國,非治亂之主不可居也。今 劉季玉 不能用賢,此業(yè)必屬他人。今日自付與將軍,不可錯失。豈不聞‘逐兔先得’之説乎?將軍領取,某當效死?!?/p>
(2).《史記·李斯列傳》載: 李斯 將被腰斬于 咸陽 市時對其中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后以“逐兔”指閑居的安逸生活?!段簳ぷ孕颉罚骸扒洳挥隼戏?,猶應逐兔。” 金 元好問 《飲酒》詩之三:“驅(qū)驢上 邯鄲 ,逐兔出東門?!?/p>
紛紛
紛紛 (fēnfēn) 多而雜亂 numerous and confused;in succession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啤?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啤?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one after another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啤?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語支
語言學上指比語族小的語言系屬。詳“ 語系 ”。
誤人
貽害于人?!斗鸨拘屑?jīng)》卷四三:“自行邪道復誤人,xia{1*1}賤愚癡何所別?!?mao{1~1}澤{1*1}東 《改造我們的學習》二:“謬種流傳,誤人不淺?!?/p>
郭印名句,宋子淵有詩及性宗事用韻寄之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