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作鸞棲去,驚隨鶴怨還
出自宋代王阮《龍舒朱獻賓主漢陽簿棄官以歸予亦不合丐去為》:
浪作鸞棲去,驚隨鶴怨還。
無心漢江水,有節(jié)皖公山。
此事真堪話,諸公寧厚顏。
嗟予亦興盡,昨夜已投閑。
注釋參考
鸞棲
見“ 鸞棲 ”。
亦作“ 鸞棲 ”。鸞鳥棲止。比喻賢士在位?!稌x書·苻堅載記上》:“百姓歌之曰:‘ 長安 大街,夾樹楊槐。下走朱輪,上有鸞棲。英彥云集,誨我萌黎?!?南唐 伍喬 《送江少府授延陵后寄》詩:“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鸞棲有異人。”
鶴怨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猨驚?!币庵^鶴因隱士出山、蕙帳空空而愁怨。后以“鶴怨”指期待著歸隱的人。 唐 李商隱 《贈宗魯笻竹杖》詩:“鶴怨朝還望,僧閒暮有期?!?宋 蘇軾 《李杞寺丞見和前篇復用元韻答之》:“人生何者非蘧廬,故山鶴怨秋猿孤?!?清 馮登府 《浪淘沙·落葉》詞:“飄泊任高低,鶴怨鵑啼。斷腸人在小窗西。”
王阮名句,龍舒朱獻賓主漢陽簿棄官以歸予亦不合丐去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