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出自先秦老子《道德經(jīng)》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
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萬物備,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上無忿怒之毒,下無伏怨之患,上下交樸,以道為舍。故長利積,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韓非子·大體》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xué),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勢解》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稱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茍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shù),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薄睹献印けM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 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虛實篇》
注釋參考
善地
好地方?!妒酚洝じ咦姹炯o》:“ 項羽 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 宋 王禹偁 《建谿處士柳府君墓碣銘》:“于時宦游之士,率以東南為善地,每刺一郡,殿一邦,必留其宗屬子孫占籍于治所,蓋以江山泉石之秀異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廷杖》:“我宦 粵 ,知 神電 善地,且 沉 令 番禺 ,有惠愛,多門生,與彼相近,可藉以自給。”
善淵
善于保持沉靜。《老子》:“居善地,心善淵。” 朱謙之 注:“心善淵,以言其心淵靜而莫測。”
善信
(1).善守信用。《老子》:“與善仁,言善信?!?/p>
(2).謂對佛法虔誠信仰?!斗ㄔ分榱帧肪戆司牛骸癌z菩薩﹞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西游記》第二二回:“那 流沙河 的妖怪,乃是 捲簾大將 臨凡,也是我勸化的善信,教他保護取經(jīng)之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布商》:“僧在側(cè)曰:‘今如有善信,暫起山門,亦佛面之光?!?/p>
善治
(1).善于治理;好好治理。《老子》:“政善治,事善能?!薄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敖?漢 繼 秦 之后,如朽木糞墻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
(2).猶善政?!豆茏印醒浴罚骸盁o善事而有善治者,自古及今未嘗之有也?!?明 宋濂 《六經(jīng)論》:“心既不正,則鄉(xiāng)閭安得有善俗,國家安得有善治乎?”
善能
(1).謂善于發(fā)揮所長?!独献印罚骸把陨菩牛浦?,事善能,動善時。”
(2).擅長?!栋儆鹘?jīng)·貧人作鴛鴦鳥喻》:“其夫先來常善能作鴛鴦之鳴?!薄端疂G傳》第二十回:“ 公孫先生 ,名聞江湖,善能用兵?!?/p>
善時
(1).謂善于把握時機。《老子》:“動善時。” 河上公 注:“動不失天時?!?/p>
(2).謂珍惜一季的時間?!盾髯印妵罚骸胺e微,月不勝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楊倞 注:“善,謂愛惜不怠棄也?!?/p>
(3).吉時?!稘h書·翼奉傳》:“來者以善日邪時,孰與邪日善時?”
不爭
不爭 (bùzhēng) :只因為 not strive for 不爭我聽撥琵琶楚江頭,愁淚濕青衫袖?!x《揚州夢》 不在乎,不要緊 賣一桶與你不爭,只是被他們說得不好?!端疂G傳》 連詞。如果 假使不爭折損了,深為可惜。——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無尤
(1).沒有過失。《老子》:“夫唯不爭,故無尤?!?晉 葛洪 《抱樸子·行品》:“奉禮度以戰(zhàn)兢,及親疎而無尤者,良人也。”
(2).不加譴罪。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祀》:“天無尤焉,而辭順恭,宜可喜也?!?/p>
沒有過失?!独献印罚骸胺蛭ú粻帲薀o尤。”《晉書·摯虞傳》:“若推之於物則無忤,求之於身則無尤,萬物理順,內(nèi)外咸宜?!睙o,一本作“ 無 ”。
老子名句,道德經(jī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