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鄭域《者提花》:
此花移種自招提,借佛為名識(shí)者希。
優(yōu)缽曼陀是要何似,并參香問因依。
注釋參考
曼陀
亦作“ 曼陁 ”。指曼陀羅花。 唐 王維 《西方變畫贊》:“迦陵欲語(yǔ),曼陁未落。” 宋 蘇軾 《游太平寺凈土院觀牡丹》詩(shī):“醉中眼纈自斕斑,天雨曼陀照玉盤?!?清 趙翼 《牡丹》詩(shī)之三:“輕寒輕暖幾番過,釀出花天散曼陀?!眳⒁姟?曼陀羅 ”。
何似
(1).如何;怎樣。《北史·崔伯謙傳》:“朝貴行過郡境,問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張九齡 《敕幽州節(jié)度張守珪書》:“卿比疹疾,今復(fù)何似?宜善將療,不得自勤?!?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來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樣。 唐 聶夷中 《燕臺(tái)》詩(shī)之二:“何似 章華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再和前韻》詞:“妃子將軍瞋未已,問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鵑勸!”
(3).何如。用反問的語(yǔ)氣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懷》詩(shī):“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記·乞丐尋夫》:“奴家自幼薄曉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畫取公婆真容,背著一路去,也似相親傍的一般?”
(5).什么。 許地山 《命命鳥》:“佛問 摩鄧 曰:‘女愛 阿難 何似?’女言:‘我愛 阿難 眼;愛 阿難 鼻;愛 阿難 耳;愛 阿難 聲音;愛 阿難 行步?!?/p>
因依
(1).倚傍;依托。 三國(guó) 魏 阮籍 《詠懷》詩(shī)之八:“迴風(fēng)吹四壁,寒鳥相因依。” 宋 辛棄疾 《新荷葉·和趙德莊韻》詞:“南云雁少,錦書無箇因依。” 沉鈞儒 《挽張仲仁先生》詩(shī):“還童乏術(shù)竟長(zhǎng)眠,慟失因依五十年?!?/p>
(2).原因;原委。 宋 蘇軾 《辨題詩(shī)札子》:“臣今省憶此詩(shī),自有因依,合具陳述?!薄端疂G傳》第二二回:“ 唐牛兒 告道:‘小人不知前后因依?!?/p>
(3).辦法?!抖鼗妥兾募ぞS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未委作何計(jì)較,令水體而再?gòu)?fù)本源;不知有甚因依,遣池內(nèi)之水卻令清浄?”
鄭域名句,者提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