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齋清寂無外物,盥手焚香聊自展
出自唐代皎然《周長史昉畫毗沙門天王歌》:
長史畫神獨(dú)感神,高步區(qū)中無兩人。
雅而逸,高且真,形生虛無忽可親。
降魔大戟縮在手,倚天長劍橫諸紳。
慈威示物雖凜凜,在德無秋唯有春。
吾知真象本非色,此中妙用君心得。
茍能下筆合神造,誤點(diǎn)一點(diǎn)亦為道。
寫出霜縑可舒卷,何人應(yīng)識(shí)此情遠(yuǎn)。
秋齋清寂無外物,盥手焚香聊自展。
憶昔胡兵圍未解,感得此神天上下。
至今云旗圖我形,為君一顧煙塵清。
注釋參考
秋齋
秋日的書齋。 唐 韋應(yīng)物 《郡齋贈(zèng)王卿》詩:“秋齋雨成滯,山藥寒始華?!?唐 李商隱 《偶成轉(zhuǎn)韻》:“戰(zhàn)功高后數(shù)文章,憐我秋齋夢蝴蝶。” 唐 皎然 《周長史昉畫毗沙門天王歌》:“秋齋清寂無外物,盥手焚香聊自展?!?/p>
清寂
清寂 (qīngjì) 清靜冷落 chilly and quiet 清寂的月夜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類?!肚f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龍逄 誅, 比干 戮, 箕子 狂, 惡來 死, 桀 紂 亡?!?南朝 梁 沉約 《述僧中食論》:“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擾之。擾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則勢利榮名,二則妖妍靡曼,三則甘旨肥濃。” 唐 高適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zèng)陳十六所居》詩:“談空忘外物,持誡破諸邪。” 宋 曾鞏 《救災(zāi)議》:“先王之於救災(zāi),髮膚尚無所愛,況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贈(zèng)林公輔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自輕者也。”
(2).謂超脫于物欲之外。《莊子·大宗師》:“參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外物棄志,滌蕩機(jī)變,忘富逸貴,杜遏勸沮,不恤乎窮,不榮乎達(dá),不戚乎毀,不悅乎譽(yù),道家之業(yè)也?!?唐 杜甫 《渼陂西南臺(tái)》詩:“勞生愧 嚴(yán) 鄭 ,外物慕 張 邴 。”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齊豫章文獻(xiàn)王嶷傳》:“訊訪東宮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補(bǔ)接既多,不可見移,亦恐外物或?yàn)楫愓?,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梁書·陶弘景傳》:“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為務(wù)。” 唐 元稹 《贈(zèng)樂天》詩:“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guān)心事不經(jīng)心?!?宋 陸游 《感懷》詩:“一窗修燈下,超然傲 羲 軒 。外物自變遷,內(nèi)景常默存?!?/p>
盥手
洗手。古人常以手潔表示敬重?!冻删吖饷鞫ㄒ饨?jīng)》:“讀是經(jīng)時(shí),先施清浄水,盥手漱口,常令清浄?!?唐 陸龜蒙 《引泉》詩:“焚香禮真像,盥手披靈編?!薄顿Y治通鑒·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得大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讀之。”《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夫人盥手浄了,解開包揭起看時(shí),是古老紙色?!?清 黃景仁 《暮歸北山下》詩:“明朝脫經(jīng)過,盥手陳江蘺?!?/p>
焚香
焚香 (fénxiāng) 燒香 burn joss sticks 焚香拜佛 點(diǎn)燃香支 light joss sticks 焚香禱告皎然名句,周長史昉畫毗沙門天王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