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倚闌干角,一笑與云浮
出自宋代吳潛《水調(diào)歌頭(戊午九月,偕同官延慶閣過碧沚)》:
重九先三日,領(lǐng)客上危樓。
滿城風(fēng)雨都住,天亦相邀頭。
右手持杯滿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
徒倚闌干角,一笑與云浮。
望平疇,千萬頃,稻粱收。
江澄海晏無事,贏得小遲留。
但恨流光抹電,假似年華七十,只有六番秋。
戲馬臺休問,破帽已颼颼。
注釋參考
倚闌
見“ 倚欄 ”。
云浮
(1).如云之飄散。形容短暫易逝。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時哉不我與,去乎若云浮?!?宋 陸游 《夜坐》詩之二:“瓦裂人間事,云浮身后名?!?/p>
(2).比喻盛多。《后漢書·崔駰傳》:“方斯之際,處士山積,學(xué)者川流,衣裳被宇,冠蓋云浮?!?南朝 宋 王僧達(dá) 《釋奠詩》:“異人鱗萃,淑美云浮?!?/p>
(3).喻仕進。 唐 王維 《秋夜獨坐懷內(nèi)弟崔興宗》詩:“思子整羽翮,及時當(dāng)云浮。”
吳潛名句,水調(diào)歌頭(戊午九月,偕同官延慶閣過碧沚)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