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忽訝潮包地,不夜常疑月在天
出自宋代方回《雪霽次韻以忠見和》:
霽色寒光滉詩眼,謝家舊賦果誰賢。
無聲忽訝潮包地,不夜常疑月在天。
溪上過橋僧似畫,樓頭把酒妓如仙。
老夫幸有瓶笙在,更掃空階落葉煎。
注釋參考
無聲
無聲 (wúshēng) 沒有一點聲音 silent;noiseless 無聲無息不夜
沒有黑夜。形容月光或燈火照耀如同白天。 唐 李德裕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詩:“洞天應(yīng)不夜,源樹祗如春?!?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桂林中秋》詞:“千里江山如畫,萬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頭?!?明 王西樓 《南呂一枝花·賞閏元宵》套曲:“重開不夜天,再造長春境?!?柳亞子 《浣溪沙》詞:“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躚,歌聲唱徹月兒圓?!?/p>
方回名句,雪霽次韻以忠見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